认识一个牛人,就能让你变得很牛吗?
和牛人拍张合影,就能让你跨越阶层?
如果牛人的圈子那么容易进入,那全世界都是牛人了。
大学时期,有个牛到不行的学长。
每次到我们班上都端着架子吆五喝六。
大一刚到校时要上晚自习,这个学长没事就来晃悠一圈,对着班上的同学指指点点。
一会儿说我们班的综合素质不高,一会儿说我们的专业水平太次。
一会儿又说自己是从某名牌画室出来的,认识的全是业内的顶尖高手。
话里话外透露着优越,叮嘱我们要尊重学长。
他强调学校里的老师和他关系特别要好。
和他相处好了,大学这几年会有很多好处。
有几位涉世未深的同学被他唬住了,自发当了他的小跟班。
没事就给他买零食送饮料,希望能被他罩着。
和他混了大半个学期,才发现这学长就是个吹牛大佬。
要他办点事情总能找借口推辞,他口中私交甚好的老师根本就不认识他。
更有意思的是,他口中和他无话不说的一位老师挂了他的科。
连续补考了三次都没过,只能准备毕业清考。
和我们出现在同一个考场的时候,他大言不惭地说这次肯定能过。
说自己认识阅卷老师,还说校长是他的亲戚。
考试都只是走个形式,他一定能顺利拿到毕业证。
后来,我们班上的同学都顺利毕业了。
那个人际交往很广的学长,还在为毕业证的事情和学校扯皮。
某个老师透露,他是被补招进来的一个考生。
有几门课程的水平实在太差,放水都过不了的那种。
大型考试就更不用说了,考一回挂一回。
因为成绩太次,原本关系还不错的老师都不愿意搭理他。
与之相反的,是另一个品学兼优且拿过很多奖项的女生。
她准备考研的时候,尚未见过面的导师争抢着要她。
许诺了各种条件,还早早为她计划了考博之路。
生活中,总有些牛气冲天的大佬。
做了文案策划之后,接触过各行各业的老板。
画大饼的人见多了,有些人一张口就知道他们要开始吹了。
有些人,一上来就和你介绍他们的企业文化。
大谈自己的未来和前景,搞得能帮衬他们是自己的荣幸。
一些人特别喜欢吹捧自己的社交圈子。
我认识那个谁谁谁,就是某某公司的大老板,一年收入几千万。
我可以请来那个一千万粉丝的大网红,我们私交可好了,经常一起吃饭。
我跟你说,跟着我干的人都发了大财,两年就买房,五年住别墅。
我的公司将来是要上市的,到时候你不也就出名了吗?
我们要做的事情可简单了,你每个月更新三十篇就行了。
年轻人不要老想着待遇,你接了我们这个活,前途大着呢。
我们愿意带你,你应该心怀感激。
我们对文案非常重视,就得找个像你一样有想法文笔还好的。
说了这么多,心动了吧,这事情简单得很,一个月两千你觉得怎么样?
他们的社交圈子里有各种头衔。
不是老板就是总裁,要不就是某个行业的总监。
微信里加上这么几号人,聊天的时候都能拿出来吹嘘了。
但实际情况就是,完全没用。
当你没有足够的粉丝和人气时,他们只把你当做一个可有可无的写手。
没办法自带流量的人,没能力给公司带去可观的销售额。
即使你认识再多人,他们给出的价格依旧和公司里的普通员工相近。
即便靠着暂时的伪装让别人高看你一眼,但一旦真正开始工作,你的斤两就会立刻暴露。
大部分职场人都应该有过相同的际遇。
拼命往一些看上去很牛的人跟前凑。
试了很多次,发现自己压根融不进去。
认识一个人,不代表能和他们做利益交换。
没有人可以赚到超出自己认知的钱。
人脉只是一个阶梯,能不能爬上去,要看自己的能力。
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才觉得人脉大于能力。
总觉得有贵人帮助就能一步登天。
把所有成功者的主因归结为运气好。
这样的想法,让很多年轻人不再努力。
想方设法的巴结讨好,企图靠着交际让自己跨越阶层。
但这样的捷径,真的走得通吗?
当偷懒的人多了,人情就变得格外贵重。
想要讨好,就要花费更多的金钱和精力。
求情可以让你暂时获得好处,但你的高度也仅限于此。
永远要仰人鼻息,看他人脸色行事。
当下一个更贵重的人情出现时,你就随时会被取代。
人很现实,成年人的交际圈,看重的是利益交换。
利益捆绑在一起,才能让关系长盛不衰。
当你不够强大时,认识谁都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