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叫管轶的教授,在这段疫情里好像被骂得挺惨。因为对这个人不咋熟,也没关注,本来也不知道具体因为啥事。
今天看了篇文章,“为管轶教授正名”,写了管教授的成就,以及他在历次流行病疫情时的贡献。
管教授这次被骂有几个点,一是疫情开始时,他去了武汉,说疫情可控;后来数据大爆发,可能在几千的时候,他又比较悲观,认为情况不好,感染者可能要几万人;二是他离开国内,好像去了香港。所以一干人等就骂他是逃兵。
骂人这个事儿是网上常规操作,看到只言片语,就义愤填膺,道德感爆棚,十个手指就开始在键盘上飞舞,一段饱含深情的骂人文字很快就出去了。
然而,很多时候事情都会有反转,前面被骂得人,又成了正义的化身。惹得大家又急忙摆正自己的双手,把骂人的对象再换一下,赶紧跟上骂人的大部队。
再然后,再然后大家就忘了这个事儿了,每天在手机上批阅的奏章这么多,谁还记得前面的谁说了啥呢?
骂人者一时爽,事件的当事人可并不舒服。印象最深的是,18年四川德阳的一个视频,游泳池旁一个成年男子对一个小男孩使用暴力,激起了“网友”们的道德感,这其实并没有错,匡扶正义,每个人在心底都想做的,特别的是能够这么廉价就能体现 自己的道德水准。
于是网友们人肉、怒骂,最后事件的女主人公不堪压力,跳楼自杀。然而,事实的真相出来后却让这些道德君子大跌眼镜,事件反转了。但是,这些网络暴力的参与者有人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吗?他们已经把注意力放在下一个事情上了。
为什么?因为现在信息更新太快了,每个人的注意力并不多,看到信息要立刻情绪跟上,是该哈哈一笑,还是大骂一声,抑或遗憾悲伤,这个情感要迅速到位。长时间以后,就形成了直接的杏仁核反应,根本就不需要反应慢的皮质层参与了。
但我们看到的信息,就是我们以为的情况吗?其实不然。
第一,信息是否客观。有些信息的描述是掺杂了讲述者的主观态度,他们已经把自己的判断夹杂在事件中。我们看到的时候,就直接按照讲述者预设的情绪轨迹,马上调动了讲述者希望我们表现出来的情绪。换句话说,我们被操纵了。你看到的不是真相,而是别人的态度、别人的观点,你的反应不是自己的反应,而是别人希望你有的反应。
第二,信息是否全面。有些信息是客观的、真实的,但并不全面,你没有看到全貌。比如上面四川德阳的例子,你真的看到了,但你只看到一部分。在没有全面信息的情况下,你在信息基础上会增加自己惯常逻辑,对事件捕风捉影进行完善,最后形成了自己的认知。而偏颇的事实呈现所体现出来的意思,可能与整个事情的真相截然相反,最后你还是被自己骗了。
所以,看到一个信息的时候,别着急下结论,更别急着发表自己的观点,特别是观点比较偏激。你的言论可能会影响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命运。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让自己的皮质层多锻炼一下,多找找事情的全部情况,多判断一下,多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