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外婆从老家回来,家里格外的开心,一起酒足饭饱以后,外婆很有兴致,聊起了在老家的八卦。
老家是江苏某县城的乡镇,外婆住在舅舅家,有一天想吃面条,跑去街上自己买了一碗,吃了。结果第二天,就听见风言风语传进耳朵"那家孩子真不孝,老人都没得吃要到街上买面吃。"
还有一天舅母买了四个包子,干农活很晚才回来,外婆吃了两个,给了来家里串门玩耍的小朋友一个,舅母回来问了下:包子呢?被隔壁听见了,第二天舅母就得到了"嫌弃老人吃的多"的名声。
大家听了纷纷调侃"老家的水好深~",一起笑的前仰后合。
实际上,我们身边从来都不缺少能够一本正经的把毫无根据的事说的栩栩如生的人。
最近工作上有点烦心,一个小伙伴不太合群,有什么事情问他如果结果对他不利的话,就什么也不说,或者编一个结果,然而我们的工作需要每天交接自己的内容,并根据这些再做下一步动作的,所以虽然他非常努力,人和很热心和积极,但是大家都感觉和他共事很辛苦。所以不讨人喜欢。记得新装一台机器,我和他吵过一架,我去机器上看过问题是出在A上,但是他交接时候就是很确定的说是B上,找他讨论他也不理我。然后我们按B去准备,最后发现问题在A的时候晚了很多,推迟了投产的时间,也增加了很多工作负担。
听姐姐说,他们单位有汇报论文,能把明明不是自己写的东西愣说成自己写的,拿来申请评职称评优秀的人。
最近新来的小伙伴也是满嘴跑火车的,我努力去寻找他提出的问题,回答我的问题的答案,对故障原因的分析里面的逻辑,完全找不到,我问他为啥这么说时候,他也是闭口不谈,说起同事八卦,某某人作风好差,某某人水性杨花的时候他倒是言之凿凿,神采奕奕的样子。
不确定的事,为啥能那么充满自信的表达出来?哪怕加一句其实"我也不是很确定","我也只是听说的,不一定真"也好啊。
早在78年老邓就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是大幅度解放了,浮夸的老毛病还是难改。判断总是来自失真的反馈,得到的结果必然充满了风险,实事求是的路,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