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文化层次提升,人们 已经不再满足传统的审美文化,在审美设计领域更加注重 创新设计和多元化设计。从当前国内市场实际情况来看, MG 动画处于起步阶段,动画画面设计存在很强的模仿痕 迹,缺乏中华民族的特色化设计。传统的动画平面设计以 图形为基础,是一种静态化的动画表现,MG 动画则是在 以往静态化平面设计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以图形变形为主 的动态化图形表现形式。动态化的 MG 动画设计能够在较 短的时间内帮助人们获取大量的视觉信息,给人留下深刻 的印象,因而在数字媒体设计、信息交互设计等领域有着十 分广泛的应用。
MG 动画设计能够将传统动画表现方式添加到平面版 式设计语言中,使得 UI 界面呈现出多维动态趋势。第一, 拟物化设计。在移动界面中的元素都是真实独立的,具备 物理属性。同样,在动画中的人物和元素也是真实存在的。 拟物感的设计要通过增加物体运动惯性来实现,如慢进慢 出、跟随等。第二,夸张设计。MG 动画夸张 。有从造型到表演整体上东方化了,才有可能成为我们自己 的东西”。
例如《大圣归来》对美式风格的模仿显而易见。美猴王倒 三角式的健美体形,显示出典型的西方人体审美旨趣,山妖 形象与美国动画人物怪物史瑞克颇为相似,妖王的原形也 是美国怪兽电影中常见的长着利齿尖牙的蠕虫的翻版。片 中打斗场面,尤其是高潮部分大圣与妖王对决,完全效仿
《超人》等美国超级英雄电影中人体巡航导弹式的急速飞 行冲撞。《风语咒》中朗明与饕餮最后决战再次上演了类 似场面。
《大鱼海棠》《大护法》《风语咒》的人物造型则有明 显的日式风格。《大鱼海棠》《风语咒》主要角色瘦脸大眼、 手脚细长,头和身体成1‥9的九头身比例,属于日本动漫人 物造型的典型特征。《大护法》中主角大护法大头矮小、肥 胖圆润,又呈现日式动漫人物另一类 Q 版造型风格。聂欣 如认为日本动画同一人物会有两种不同的造型,一个仿真造 型用于一般叙事沿用仿真表演,另一个夸张造型在情绪激动 时进行弹性表演。[2]我们在《大护法》中便会发现类似现 象,例如大护法初见庖卯时,庖卯只要提到他那练成“一刀 取人心脏”的绝技,光宗耀祖的所谓理想,便会异常亢奋, 人物正常的仿真表演瞬间便切换到变形夸张的弹性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