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共读营刚结束,余热还是有的,上午楚姐找我探讨,说我的文笔比很多人都强一些,我是不是有基础?我的基础的话,高中读过新概念作文算不算?
我认识楚姐是在简书认识的,没想到在共读营相逢,我的第一篇文章是在8月7日写在简书,后续的文章里也多次提到自己没有阅读积累,写作水平差的问题。
继续深入探讨,答案应该是复利效应。最开始写的时候其实是缺少对书里内容的理解和相应素材的积累的的,到了后面对前面内容的理解越来越深,越到后面思考和理解就会越来越深刻了。
归纳一下,发现短短12天的共读营,成长的过程,仿佛就是人生成长过程的缩影。
其实这次共读营读一本书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输入,思考,输出的过程,也包含了知识管理和完整的闭环思考的过程,就是人生的成长的小缩影。
把每一篇的共读思考想象成每本书的学习体悟,把12天当成12个月,中间有休息的时候,但更多还是奋斗,整本书共读的知识积累,思考,知识的链接扩展思考,也就是一年甚至一辈子的成长历程。
说到成长了,自然离不开目标,我和楚姐都很迷茫,我是第一次报名这种付费的社群的,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的,对成长其实真的没有太清晰的概念。
谈及目标,我忽然心里一冷,今早上跟往常一样5:30起床,但是跟往常不一样的是我在床上玩了十几分钟手机,现在想想原因就是共读营结束了,心里空荡荡的,目标和压力同时消失了。
同样道理放在人生中,一个共读营优秀学员的目标就能激发我这么强的热情,那一个清晰的人生目标,对我人生成长的促进效果真的让人向往。
但是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呢?
关于人生目标的问题,我去看了星球里叶老师写的目标篇,想到《逆熵增成长之路》里一样有所提及。下午开会的时候摸鱼看书,张萌的《人生效率手册》第一章就讲到了人生目标。
里面讲到职场五类人和叶老师的哈佛大学25年的跟踪观察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实验的结果非常相似。
第一类——毫无目标型。 这类人完全没有人生目标,每一天都活得浑浑噩噩,每一天都如行尸走肉一般,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仿佛在这个世界上有他们也无所谓,没他们也没关系。
第二类——随波逐流型。 这类人知道人生应该有目标,但他们没有主见,盲目听信别人的看法,人云亦云。别人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他们就去做什么,他们看到别人都在做什么,他们就会去做什么。
第三类——目标不明确型。 这类人的心目中,大致有一个人生目标,但是这个目标十分模糊,或是太过宏大,以致他们往往埋头苦干了半天,却没有任何起色,甚至和目标背道而驰,久而久之,他们的人生也跟那个有如风筝的目标一样,缥缈不定。
第四类——有目标没规划型。 这是常见的一类人,他们通常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却没有清晰的人生道路规划,他们和他们的人生目标,就像两座漂泊在汪洋大海上的孤岛,只能遥遥相望,却无法相遇。
第五类——有目标有规划型。 这类人很少见,却非常有代表性,他们一般都拥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同时又有着清晰的道路规划,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是为了让自己更接近目标,而且能通过踏踏实实的努力不断向目标前进。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经过25年的跟踪研究发现:
27%的没有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很不如意,常常失业、并且充满抱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时间;
60%的目标模糊者,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10%的有清晰但目标比较短期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比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
而剩下3%的有清晰且长期目标的少数人,他们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的顶级成功人士,其中不乏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其实两个结论上,只是分类的简单不同,带给我的冲击是非常强烈的,我属于60%的目标模糊者,属于随波逐流型。
看到别人跑步我也跑步,看到别人看书我也看书,看到别人写作我也写作,可能在短时间内成长一些,但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规划,这种成长往往保持不了多久。
读完《人生效率手册》的第一章,碰到了目标管理的smart法则,七个人物法,我想到其实《逆熵增成长手册》里也遇到过,看完第一章,停下,去星球再看目标篇,有一段话共享给大家。
你要在心里明确一件事,寻找人生目标是一个需要不断刷新认知、推倒重来的过程,并不是短短几天就能想出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你要不停质问自己,根据你的阅读、思考、经历、体验、自我观察的去修改自己最初那个可能并不成熟的想法。
在这个修改的过程中,你才可以不断明确自己想要的东西。
就叶老师而言,从2019年底认知觉醒,一直到现在的30岁,我的想法在不断的迭代更新,到我当下清清楚楚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想要做什么,如何实现的,用了2年多的时间。
不过对比我可能长达80年的人生来说,这5年的投资是很值得的。
花再多的时间也是值得的,因为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是一切的起点。
很多人把人生目标当成像理财一样,渴望问问别人就能得到高收益理财推荐,这根本没用。
重点是你自己要去学习和寻找,别人直接递给你的,都不属于你的。
我对楚姐发了一条微信,定下来今年的目标:我今年的目标就是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目标本身就不是短时间能够想清楚的,书里、星球里都列举了好几种方法,但这些方法看过去是没有用的,要去试一试才能知道能不能找到。
看书阅读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改变的,也就是解决生活中真正碰到的问题的。我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目标的问题。要解决价值观的问题,也要解决方法论的问题。
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呢?如果有,真的恭喜你;如果没有,那就跟我一起来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