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习惯

这会是一篇很乱的随笔!

儿子马上上四年级,我觉得他数学不好,很多题目我在四年级的时候都会觉得很简单,而他直接告诉我他不会做。我很苦恼,一开始还能耐心的讲解,发现他好像听不进去。我发脾气,他勉强好像懂了;过几天再让他看,又不会了。 

我分析下来,应该是他对数学缺乏兴趣,他可以抱着书看一整天,但数学题,能躲就躲。还有就是他的学习习惯是有问题的,粗心,急燥。

于是我就想,要如何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然后我发现这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儿,是一项系统工程。

我先想到了”心流” (FLOW);一种忘我投入的状态,我觉得如果能在学习或者工作中进入到心流的状态,效率和效果都将会大大提升。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进入到心流状态?能否让进入心流状态形成一种习惯?

那么分开来说,第一个问题,如何进入心流状态,我给出的答案是:兴趣+适当的挑战+环境。兴趣排在第一位,有兴趣自然有驱动力;适当的挑战是指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能太难,一个小学生对数学再有兴趣,面对微积分也会失去信心的;而太容易也不好,不能积累满足感和成就感;环境算是一个辅助的因素,安静的,无压力的。其实会发现,焦点回到兴趣上来了。如何让孩子有兴趣?兴趣有先天基因带来的,也有后天形成的,可以培养。如何让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又是一个很系统的工程:参与感,成就感,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往上走。如何发现或者引导孩子的兴趣,我将会在后面慢慢研究。

第二个问题:能否让进入心流状态形成一种习惯?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什么是习惯?是从显意识转入到潜意识;是一种肌肉记忆;是从大脑网络转化成神经网络。

习惯是改造也是重新培养的呢?说法不一,有的学派说培养太难,改造更易;有的则相反。按照习惯的模型:暗示(触发) -- 惯常行为 -- 奖赏(回报)。 我们会发现,我们需要改的是惯常行为;那么,是否能够保持暗示和奖赏的前提下,只改惯常行为呢?还是整套流程都要替换呢?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只改惯常行为而使得整个习惯回路得以复用的模式是行得通的。

好了,既然讲到回路,就又得回到大脑里面了。对于习惯,进入的是短回路模式,也就是《思考快与慢》里面的快模式。再深入到生理和神经层面,也就是杏仁核,丘脑,大脑皮质等等之间的运行关系了。我会专门写一篇关于大脑生理层面运作机制的文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上篇文章中我们谈了什么是习惯,以及关于习惯的几点误区,上一篇谈了习惯是如何运作的,背后的原理是什么,以及如何改掉...
    峰回路又转Andy阅读 1,369评论 0 0
  •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谈了什么是习惯,以及关于习惯的几点误区,本文再来谈谈习惯是如何运作的,背后的原理是什么,以及如何改...
    峰回路又转Andy阅读 312评论 0 0
  • 关于习惯这个概念和内含,我前段时间也写了一篇文章,见:关于习惯。 当时有很多的概念冲击,包括到现在也是,有些清晰了...
    Smile_心流阅读 322评论 0 1
  • 如何学习掌握习惯回路习惯的产生:大脑一直寻找最省力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日常熟悉的事情上自动开启的导航模式,不需要自己...
    ITCooler阅读 346评论 0 0
  • 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关于习惯的培养及改变坏习惯的书籍,如《习惯的力量》、《微习惯》、《如何改变习惯》等等。那么什么是习...
    思悦澄心阅读 413评论 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