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诗的情感内涵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金陵本身的魅力。
(一)自然之美。杜牧《江南春》中,千里莺啼绿映红,山村水郭酒旗风…“四百八十寺”是形容佛寺很多。表明那时南朝佛教非常盛行。这句意思是说,南朝遗留下了四百八十多座古寺。这里,诗人把想象空间拉大,思维回溯到“南朝”。这样,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文化意蕴,而且提升了诗歌的审美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怀念。
(二)人物之美。1.魏晋名士。王谢风流。世家文化;2.庶民。吴姬压酒、金陵子弟之世俗情怀。
人物之美可以分成两个层次。
1.以乌衣巷中的那些世家大富大夫为代表的人们。我们可以把它称作为名士风流。以魏晋中的王、谢、桓、卫为代表,其中东晋是最有典型性的人物。历史学家把东晋这个时代称之为门阀时代。在东晋,这些士家大夫在政治上有很高的权利;军事上有很强的实力;文化上的创造和传承也有很大影响力。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他们在中国的书法史上创造了一个辉煌,而且成了后代书法的典范。谢家创造了中国的山水诗,并且推进了山水诗的发展,使山水诗成了中国近代文学作品中一个重要的题材。在唐宋诗歌的创作之中,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从它的源头看,都要追溯到谢家对山水诗的创作。
想到桓家,便要提到了《杜牧论》中一首诗。唐代杜牧有诗云:“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桓伊也是魏晋名士。主要是他对音乐艺术的一个热情。中国民乐《梅花三弄》很可能就是他做的。杜牧诗中写道"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魏晋南北朝对这些作品的评价,主要是以王、谢、桓、庾这些世家大夫在文化上的创造成就为代表。除了名士以外,还有金陵城里普通的老百姓,也是诗人笔下一个重要的描写内容。
2.普遍百姓的情怀。唐代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 》诗中,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句中,这些普通的老百姓也具有一定的淳朴的热情的情怀。
(三)人文之美。指文学艺术等。例如,歌颂金陵山川自然之美,历代以来成为文人墨客们弥足珍贵的题材内容。
在金陵怀古题材中,多次提到的人文之美。在金陵年怀古中出现的诸多的情感中我们最需要关注的,就是"六朝的名士风流"。重要的关键词就是"魏晋风流",就是魏晋诗人的一种人格之美,或者说是艺术化的人生。通过文人、士大夫…他们的言谈举止和文学创作,看到他们的生活艺术化了。而这种生活方式是历代人们所追求的一种至高的境界。但这个最高境界不是经常出现,因此,魏晋时代的这种文化遗风,这种生活方式就显得弥足珍贵。但是,当时的人们是怎么样展示这种文化人生呢?那么将来,我们要通过南朝时期的一个作品来了解一下,就是《世说新语》。
二、六朝名士风流。指魏晋风度,也就是歌咏金陵的人物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