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阅读完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是我对此书的第一次阅读。之所以强调次数,是因为我对此书的过程阅读不尽如人意。日后,我还将再次捧起这本书,按书中介绍的方法重新阅读。
刚开始读时,不算深奥但繁琐刻板的语句让晚上阅读的我睡意盎然,我以为是书无聊的原因,没想到翻了几页,书明确地反驳了我,想打瞌睡是我自身未进行主动阅读的结果。其间,它提出了一个新颖深刻的比喻:投手和捕手。投手就似作者,负责发送的工作,而捕手就似读者,责任是“接收”,写作与阅读的东西就像球一样,是被主动的、有活力的作者与读者,也就是我们,双方所共有的。倘若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努力理解作者的思路,与之进行沟通,那我们是会完全沉浸其中,而不会觉得无趣的。这就像当头棒喝一般,让我对这本书肃然起敬,它怎已预料到我这位读者读此书时发的牢骚。这种感觉在我读鲁迅的作品时也时常产生,仿佛作者专为我的劣根性而写的文章。
至此,我开始细细地品味这本书,逐字逐句地谨慎看过,就如作者后来提到的“分析阅读”法一般。这样的阅读耗时极长,让我又急切又无奈,生怕落下丁点值得我反思自省的细节,同时又觉得咬文嚼字式读法使战线拉的过长,读了后面又忘了前面的内容,无法对书产生整体性的感觉。在觉得无解的情况下,书中提到了“检视阅读”,其中“粗读”的规则对我来说,无疑是醍醐灌顶。这本书作为实用性书籍,其中提到大量概念极其论据,一次性理清其中的线索于我而言是困难的。而我纠结于不懂处,读读停停,那便是一叶障目了。对于一本确认是经典且艰深的书,首次阅读讲究从头到尾过一遍,跳过不解之处,方能享受读一本书最原始最本质的快乐,体悟到部分境界远比我们高深的作者的思想。按理说,接下来,我应该悬崖勒马,先进行粗读后进行分析阅读。可我却贯彻了经验主义论,以往阅读工具书(教科书),说好听点,我都讲究一气呵成,一步到位,一遍深入地阅读就力求透彻地了解,故我不想浪费时间,而选择了执迷不悟,继续进行分析阅读,大有不撞南墙不回头之势。直到效率低到让我瞠目的地步,我才开始进行粗读。
剩下的大半本书,我都是以粗读法完成的。虽还想就剩余部分进行分析阅读,可大概前部分的错误阅读法让我对这本书油然而生出敬畏之情,换言之,或挫伤了我阅读的积极性,故我想过段时间再再次阅读。而我认为休整一段时间再进行阅读也是有必要的。之所以我对这本书感触较深,是因为我曾经在无意中使用过检视阅读与分析阅读,从而在这本书中接触到这类专有名词时不觉陌生,并能将书中要求与我以往读书习惯对照,从而找出我需要改进之处。以往,我都是略读与分析阅读相结合,以后,我将将略读、粗读、分析阅读相结合,在实践中更领悟其奥妙。至于主题阅读,给我带来最大启迪的是“带领作者与我们达成共识”,由我们建立起作者间的共识,并引导他们的语言为我们所用。现阶段,我还未大量阅读某一领域的书籍,所以在这一方面,我实际操作性还不强,我想,这一部分,可待我积累更深厚的知识后,能够更接近作者高度时,再回到书本,会更有价值。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可说是磕磕绊绊,可随是如此,我仍收获颇丰。作为一本工具书,从中寻找出比我们“更高杆”的作者想让我们学会的方法,把我们之间的差距控制在一个可以交流的范围之内,恐怕是作者最为欣慰的事了。故在文后,我也整理了部分作者让我印象深刻的语句并将影响我日后的阅读方法,供我日后回味。
佳句:
1、怀疑是智慧的开始,从书本上学习跟从大自然学习是一样的,如果你对一篇文章连一个问题也提不出来,那么你就不可能期望一本书能给你一些你原本就没有的视野。
3、人们在读一本好书的时候回打瞌睡,并不是他们不想努力,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要如何努力。你挂念着想读的好书太多了,而除非你能真正起身接触到他们,把自己提升到同样的层次,否则你所挂念的这些好书只会使你厌倦而已。并不是起身的本身在让你疲倦,而是因为你欠缺有效运用自我提升的技巧,在挫败中产生了沮丧,因而才感到厌倦。
5、如果你让自己在一碰上的地方就停住,最后就可能对这本书真的一无所知了。
6、知道一项艺术的规则,跟养成习惯是不同的,我们谈到一个有技术的人时,并不是在说他知道该如何去做那件事,而是他已经养成去做那件事的习惯了。
7、换句话说,你一定要学会忘掉那些分开的步骤,才能表现出整体的动作,而每一个的单一的步骤都还要确实表现的很好。但是。为了要忘掉这些单一的动作,一开始你必须要分别学会每一个单一的动作。
8、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眼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方法:
1、阅读过程中的四个问题:(1)这本书在谈什么?作者如何依次发展主题,如何从核心主题分解出关键议题。(2)作者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组合成作者传达的特殊讯息。(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为这本书做出自己的判断。(4)这本书与自己的关系?这本书提供的资讯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这位作者认为这件事很重要?自己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如果还启发了自己,就有必要找出其他相关的含意或建议,以获得更多的启示。
2、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3、基础阅读必备的四种能力:词义的认知能力、信息的查阅能力、读写的记录能力、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4、略读的一些建议:(1)先看书名,然后再看序(2)看目录(3)如果书中有索引,浏览一下(4)阅读书衣的出版社介绍(5)挑几个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来看(6)在书中随机挑选段落看一看。这里尤其是要看一本书的结尾处(理论性书籍,不是小说)
5、在检视阅读中,要回答的问题是:(1)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2)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3)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6、分析阅读:(1)分类书籍(2)概括书籍(3)架构书籍(4)作者意图(5)找出关键词,与作者达成共识(6)在书中重要句子中寻找主旨(7)找出重要论述(8)找出作者的解答(9)在做出评论之前,要了解全书。
7、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1)根据主题,找到相关的情节(2)带领作者与我们达成共识(3)厘清问题(4)界定议题(5)分析讨论
作者建议:“让你成长的书,越读越厚;让你学习的书,越读越薄;让你娱乐的书,看过就忘。”一本好书并非一定能够帮助我们出人头地,但若我们在阅读中不仅仅满足于知道作者说了什么话,还去探求作者的真正意思与其阐述原因,那这本好书一定能增进我们的阅读技巧,教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了解自己。“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很多人遗憾于未早日遇见这本书,还好,我遇见的不算晚。借用《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一句话,我觉得用在这恰合心意,“我还会再回来的!”对这本书,我不说再见。
ڈ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