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灯,按下play 键,这首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但是却一点也不会因为听了太多次而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瘾。
这种瘾会让人在无数个起伏跌宕的日子里想起还有这么一首歌,可以让人在无数个慌乱的境地,慢慢的平静下来,去思考生活的本质。也对,正如歌名写的那样--静静地生命慢慢的河。
当然,每个人对音乐的喜好就像那什么来着,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金瓶梅,一段相同的旋律给不同的人听,或兴奋,或愉悦,或失落,都是音乐在进行着奇妙的能量转化,只不过对于经历、背景不同的人来讲,能量密度有所不同而已。但可以确定的是,音乐确实会在某一个瞬间,命中记忆的小门儿。刚刚开始可能还只是一道很小的门缝儿,只能塞进一张照片大小的空间,但是随着音乐的一遍遍重复,门也开始慢慢打开,形成一种虚掩着的状态,这个状态下透过半掩着的门望去,虽然不能全览所有的风景,但是记忆的路线在脑海形成的画面,就像是一根生命力旺盛的藤蔓慢慢延展开来,由于这种延展的无序与肆意,大量重复的记忆的线条相互纠缠,仿佛要乱作一团,然后自发的形成一个死结一样。但每每这个时候,我总是提醒自己应该换一种方式与其相处,比如在心底深处给自己一个深呼吸,当然,是任何人都难以觉察的那种。
随着旋律的缓慢行进,那些错综复杂的藤蔓也在有所羞愧的停下生长的脚步,慢慢的从彼此纠缠的状态开始变得井井有条起来。这个时候,脑海的重量一下子轻了起来,感觉像是感受到了春天的感召,大脑如果自己能够散步的话,一定是个身姿矫健的年轻小伙儿。
脑海的重量轻了下来,像小时候无忧无虑乐此不疲的玩耍,然后做上许多个天真奇幻的梦。这种童真的快乐与某种阶段性的浓烈的共鸣有着极为相像的部分。之所以说是阶段性的,可能就像一个人的童年、少年一样,浮光掠影,稍纵即逝。仿佛昨天还睡眼惺松的站在破落的小学校园五星红旗下,听着国歌望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今天回想起来,那种场景其实已经过去了好几千个日子。
浓烈这种东西,感受它的时候,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会跳芭蕾舞一样,当浓烈像日暮的太阳悄悄藏起来的时候,细胞的天赋瞬间消失,人也从某种心理的制高点迅速下坠,这种感觉会让人从睡梦中惊醒,恍然惊觉,生活就是这样真实可感,从不会因为某种侥幸而顺遂人意,反而是一步一步的行进,让人感觉到某种踏实与稳健。所以很多时候,淡淡的状态反而特别珍贵。
曾有很多朋友和我分享过很多ta们对音乐的各种看法。大概意思是人在最糟糕的时刻,幸好还有音乐。还有的朋友特别喜欢民谣,这让我想起来之前有一个大龄青年在一个音乐教室旁听的课余,他喜欢唱歌也想学好唱歌这件事,但不知怎么,话题聊到了交响乐,他来劲了,他的大概意思就是交响乐这种东西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还不好听,简直就是……,当我和喜欢民谣这位朋友分享这种极端而又偏见的看法时,ta认为自己喜欢的民谣就是最好的,其他的都是……,听到这里,我想自己喜欢的继续挺好,不喜欢的东西再踩上一脚就感觉特别荒谬。
想到这儿,再回头看,不试图改变任何人才是最轻松的生活方式,有时候某种自我认同的观点在他人看来,无足轻重,因而自己的无数个念头也具有了某种私密性。就像是很多人会让作家推荐阅读书目一样,有的作家就会说,阅读这个事情嘛,本来就是一件很个人很私密的事情,喜欢什么读就是啦。因为大多时候,倾听的人很少,能够听进去并实施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不如保持体力,厚积而薄发,人前闲静少言,人后自得其乐。
生活让人在质疑中相信,音乐让人在平静中自省。很多事情看起来遥不可及,但是试一试会发现,就像那句古文说的那样:"穷山距海,无远弗届"。
说了这么多,差点忘了正事儿,生命中头一次郑重的给自己说句心里话:Edward, 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