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故事已经完全占领了我们的生活,只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
想想看,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本质是什么?最低限是传达各自的所思所想,求得共鸣和理解,最高限是唤起行动。
大到名人的公共演讲,商家的销售文案,小到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说服他人,都是为了实现以上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理性和逻辑支撑自己的行为。通常状况下,精准的数据,缜密的分析,深刻的道理会把大多数普通人挡在理解的门外。
这时候,他们需要一个故事,用故事来承载这些理性和深刻,用情感赋予他们改变行为的意义。
一个好故事总是善于巧妙借助情感力量,从当事者自己的故事和切身的感受讲起,以唤起人们「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情感共鸣、同理心和责任感,这是任何有效行动的前提。
02
创作这种召唤行动的故事,有一个基本框架,叫做「三段论」。最早由马歇尔·甘兹(Marshall Ganz)提出。
马歇尔·甘兹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政策高级讲师,2008年曾担任奥巴马竞选团队总顾问,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
在他的概念框架中,讲故事是一门用「脑(理性)」和「心(情感)」把价值观转变为行为的艺术。
「三段论」主要包括三个故事:我的故事、团体的故事、现在的故事。
通过这三个故事的有机融合串接,让受众理解讲故事人的价值观,唤起他们生命当中那些重要的积极情绪,从而激发行动。
03
为了更好地阐述这个理论,我们不妨假想一个这样的场景:
公司新组建了一个团队从事一项新业务,你被任命为团队负责人,成员间以前没怎么打过交道,比较陌生,大家对新业务的开展没有信心,为了最大限度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作为负责人,你应该如何在第一次例会时鼓舞他们?
这时候,不妨套用马歇尔·甘兹的「三段论」,讲好3个故事:
1、我的故事(Me):
· 你为什么要做负责人,受到了什么召唤?
· 你为什么相信自己有能力做这件事,之前经历过什么类似的挑战?
· 当时你是如何应对这个挑战的?
· 结果怎么样?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在这个故事中,重点是抉择点。通过挖掘那些对自己成长过程有着深刻意义的事件,体现出自己在面对不确定时,由价值观作指导进行抉择的重要性。
在情感层面唤起这样的共同经历:每个人都有过痛苦的故事,否则,就不会认为需要改变。每个人也有过希望的故事,否则,就不会相信改变的可能。
2、团体的故事(Us):
· 你在这个团体中扮演什么角色?
· 这个团体有哪些独特的传统和文化特征?
· 这个团体遇到过那些相似的挑战?
· 面对挑战,哪些人做了哪些选择?
· 导致了哪些后果,让人学到了哪些经验或教训?
——传递出为什么我们这个团队能彼此共鸣,响应号召,采取行动。为什么我们有能力应对挑战,起到带头作用。
故事的关键在于让受众关注那些在特别的时间点上发生的,与特别人群有关的特别的故事,从而让每个人领会你所要传达的价值观。
3、现在的故事(Now):
· 这个团体现在面临什么挑战?
· 为什么说这个挑战亟待解决?
· 战胜这个挑战的希望大吗?
· 我们需要做什么去应对这个挑战?
——着重沟通我们当下面临的挑战。故事的关键在于描述需要采取紧迫行动的挑战,行动的希望,我们必须做出的抉择。
通过现在的故事,唤起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关注,号召团队成员加入到行动中来。
04
在讲述过程中,有三个注意点:
在故事中要代入正面情绪,比如,紧迫、希望、团结、强大、鼓舞人心,这样的情绪才会更好激发人的行动。如果代入懒惰、冷漠、恐惧、孤独、怀疑这样的负面情绪,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故事中要有尽量多的细节,充分利用感官信息效应,尽可能调动味觉、嗅觉、触觉、听觉、视觉来描述细节,让受众身临其境,加深理解。
克服叙事中的完美主义,不要妄想面面俱到,试图回答上面的所有问题,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串联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上。
准确来讲,这样的故事属于公共叙事范畴,最典型的就是奥巴马在就任美国总统前后的一系列公共演讲。
感兴趣的话,你可以搜索他在2004年的成名演讲《无畏的希望》,网上有很多视频,细细体会他对「三段论」的娴熟运用和场下听众真实而热烈的反响。
在奥巴马竞选总统期间,300万人为他捐钱,500万志愿者为他忙前忙后,200多万人经常浏览他的社交网站。
这就是「三段论」讲故事的巨大魅力和能量。
图片作者:271277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