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涯三叶草模型能否顺利转动取决于三要素。兴趣、能力和价值观任何一个部分不足,三叶草就会卡在那个环节上,不再转动,生涯的发展也会陷入停滞。
当缺失了兴趣,我们就会厌倦、无趣;当学生的难我都会焦虑无力当缺失了价值我们就会失落自卑。
关于兴趣,古典老师的看法与我们许多数人不一样。他认为兴趣与其说是一种天赋,不如说是一种自我技能,任何人只要下决心就一定能够活得有趣。
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有两大功能:第一是推动我们探索发现新的世界,为未来做好能力储备。第二是作为学习的动力来源,抵消能力培养中的重复与倦怠感。
大部分在校的学生虽然对学习也有一定的兴趣,但是有的学生只能保持三分钟的热度。一次集体宣誓、一个励志讲座都会让他们热血沸腾,摩拳擦掌。可是一旦脱离了那个令之激动的环境,在教室里坐下来,他们很快就会变得心灰意冷,一切如初。
如何能让兴趣发展成能力至关重要。兴趣也是分层级的,即感官兴趣→自觉兴趣→潜在兴趣,或者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为兴趣→乐趣→志趣。
将稳定性差的感官兴趣适时发展成为自觉兴趣尤为重要。因为后者有了思维的加入,可以使我们的兴趣更加持久。而且后者可以自己把控,不再依赖外界的刺激。兴趣的源头从外求转为内寻,正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我们克服了私欲,心内澄明,人人皆可修练成圣贤。
兴趣的最高阶段是志趣。台球王子丁俊晖兴趣是他台球,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截止到他18岁成人,他练习时间超过1.75万小时,挥杆百万次。支撑他成功的不是简单的感官和自觉兴趣,而是志趣。
志趣的三大特征是内控的兴趣、明确的方向和强大的动力。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志之者。
志趣不仅仅是兴趣,它是把感官兴趣通过学习变成能力,通过能力寻找平台获得价值,在众多价值中找到自己最有力量的一种生涯的管理技术。
做一件事情让自己沉浸其中,就能获得感官兴趣。在感官兴趣尚未消退时,尽快掌握更多知识,使自己的感官兴趣进化到自觉兴趣。然后给自己找一个兑换价值的方式,把目前兴趣和你最感兴趣的价值绑定。
古典老师说:集齐感官、知识和价值兑换机制这三种维生素,每个人都能养好自己的一个兴趣。
怎样才能让我们活得更有趣呢?古典老师给我们一些攻略,大家不妨试一试:
设计生命中的空白时间,供自己冥想。
与有趣的人待在一起。
读些无用却有趣的书。
参加一次不跟团的自助游。
加入一个全新的兴趣小组。
生活有无尽的宽度和广度,只要在自己的兴趣里注入独特的思维,提炼出价值观,就能够持久地保有你的兴趣,成为一个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