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三天假期第一次使用OKRS方式计划、执行。可是过完后主观感觉并不是太好。所以找找问题。
首先第一天,全天作战状态。订阅号听课看书看《赢在中国》。人物超额完成。只是到了晚上就有一种无聊、空虚的感觉,把朋友圈nice等都刷了又刷。
第二天是暴走日。搬东西看人逛湖吃卡朋。看起来挺美好的,可是心总是没有放松,蹦得好紧,完全没有在风景和阳光里释放的感觉。即使努力去释放了,还是整个人很紧绷。
第三天又回到了第一天的宅状态。可是下午的时候就看不进去书了。所以果断选择自我逗乐,看看搞笑的综艺,缓和一下绷了三天的神经。总算感觉没那么焦虑不安了。
总结一下原因,首先是任务的问题。任务很高,总觉得3天很多不能浪费,希望在短期有一个大的提升。可是到真正实施的时候发现,其实三天真的很短,事情能做的不少,可是要质的飞跃很难。所以任务的难以实现,就造成了心理的落差,自己怕再不抓紧就更达不到目标,所以非常焦虑吧。其次是目标很多,针对市场、消费者和自身都有订立要求,而且是分配到每一天,没有预留玩乐的空间。所以当第二天什么也没学的时候,会有点放不下心。
另外则是因为任务多,总是在盘算时间要怎么花,赶紧完成。虽然也确实开始了时间管理,可是因为只关注任务完成的数量,而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完成的质量。听课听了也就过了,笔记做得远没有11月需要做课堂笔记的时候认真,每一步都做记录。所以很多东西看过听过也就过了。一回头发现啥也没学,更加焦虑了。
最后一个是社交的问题。没人聊天,没有小伙伴带我飞。有开心没人分享,有痛苦没人承担。
总结出来三个问题,就找找怎么改变、提升呗~
针对任务过高的问题,以后定目标要感知完成一件事的时间。突然发现自己对于目标的可行性,完成时间这些是没谱的,不止这次,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高考是,对人生也有点。不够实际也许是因为对实际的感知程度不够吧?太少定目标,所以不熟悉。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所以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发生,要做多久,所以当有了一个目标以后,要多久去把它实现,也是没有概念的。也许不需要怎么去改目标,看了这么多遍的SMART法则,却从来没有用起来过。明确(是什么),可度量(有什么标准),通过努力可实现(不是假大空),结果导向(可以预见的结果是怎样的),时效性(多久可以完成)。这个要亲身试试再来点买家秀。
针对任务过多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倒是明确得多。首先是要树立“质量高于数量”的原则,做事针对不是谁多谁胜,堆砌出来的数字只适合炫耀,剩下多少只有自己知道。所以首要的就是评估执行时间,根据评估减少任务的数量。其次,为了减少这种不断为后面没完成的事情而焦虑的情况,可以建立一个“工作篮”,把需要完成的任务做成备忘录和参考资料丢进去,然后专心把现在的事情做好。完成以后从篮子里判断事情的重要性,选最重要的事情,作为下一个任务来完成。完成一件,更新一次工作篮。把要做的都记住,一件件做,就没那么容易焦虑了。最后一个是最容易做到步骤,就是给计划留空当。不要把每天的每个时段排满,让自己有改变计划的空档,当变化计划的时候才不会感觉那么没有完成任务的不安感。
最后一个是社交需求的问题。三天不见外人,没说几句话,微信也没人聊天的日子确实苦闷。不喜欢打扰不熟悉的人。有很多人已经不是太想或不好意思或不敢联系。没有好友的情况持续很久了,也许因为近来已经不看直播所以社交需求越压越严重,在没人说话的三天里爆发。试着去好玩的弱关系见面(无聊的就不去了,免得毁了自己对与弱关系见面的第一印象)。交点朋友,找点以前的人聊聊天。最后,还是可以找直播里的人儿聊聊天,逗逗趣。
虽然三天很短,可是能发现问题还是挺好的。焦虑无益任务的完成。不如定个smart的小目标,一次一件事地执行,也许成功感才能来吧?兜兜转转,还是把GTD(《搞定》)的做法都开始做了,看来书还是要看下去,不然整理了无数碎片才得出结论实在浪费太多时间、精力,不如把源头的理论研究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