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定义
思考是什么?它是能够帮助我们阐述或解决问题、做出决定、了解欲望的所有心理活动;思考是探寻答案,是获取意义。它并不一定是语言性的,那么就是说无论是否用言语表达出来,它只要符合上述的定义我们都可以认为它是思考的行为。
那么如果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的人,我们是否能够说他就善于思考呢?
这一点也不是一定的,因为具备了很多事实性知识,还需要具备缜密的思维,才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因为事实性知识也许是一些已知的案例和方法,但是觉得问题的时候,有可能很多问题都是新的,如何运用它们来解决问题,才是需要运用到思考技巧。
好坏思考的区别
那么一个好的思考者和一个差的思考者,在思维的产生阶段的区别在于,好的思考者会从多个角度来看待问题,考虑多种方法。当遇到挫折时,他们也能积极的应对,不断的试错,直到找到合适的方法。
而一个差的思考者在思维产生阶段则是只有几种解决方法或者是仅仅只有一种。在遇到挫折时,不是刚愎自用,就是自暴自弃。
而在判断阶段,好的思考者不仅仅只是依靠自己的直觉,他能够仔细检查自己思考的漏洞,不断完善想法。而差的思考者则容易盲目相信自己的判断,依据感觉行事。
如何成为一个好的思考者
首先我们需要承认的是,思考能力是能够后天习得的,它和其他的能力一样可以通过训练,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避免走入思维的误区。
也就是说,我们的态度和方法都在改变思维方面十分的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感觉或者直觉都是不好的,爱因斯坦也曾说:“直觉能感受到表象背后的规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向感觉屈服,我们需要将有助于我们的感觉和有碍于我们进步的感觉相区别。
同时高效的思考者和低效思考者的区别不是在于高效思考者从没有被打断过,而是高效的思考者,知道如何调整思维,排除干扰。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就算我们知道我们受到干扰,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做出相应的调整。作者在第一章中,提到的思考的初级策略时,说道,我们可以通过“自由写作”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自由写作”就是针对一个问题,将所思所想全部都写下来,不要进行修改。这种方法可以是字词也可以是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