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不能只在顺境中虚度光阴
曾国藩在他的家书中说道:人在年轻时不应沉迷于顺境,他认为,年轻时必须在逆境中经过反复打磨,人生才能锋利锃亮,闪耀睿智的光辉,才能培养出年轻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如果年轻时就一直处于顺境中,未吃过足够的苦头,未经历反复的挫折洗涤,在今后的人生途中,一点不顺心和难处,就可能一败涂地。
自古以来,有很多英雄在逆境中磨练而成就不朽功勋,声名永留史册。刘邦出生卑微,而项羽是楚国名将之后,两人起点可谓天差地别。但刘邦在逆境中经受了各种各样的艰难磨练 ,磨炼出了不服输、不言败的精神。反而项羽乘风破浪、百战百胜,自立为西楚霸王,却在垓下之战因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一蹶不振 ,自刎而死,这就是在逆境中心境磨练不够造成的致命弱点。
人的一生,有很多苦痛,要经历许多磨练,但正是这些磨练,让人变得圆滑,受过的伤都在后来成为了荣誉的勋章。少年在磨练中成长为男人,小树在磨练中将根深深插入泥土,成长为参天大树,轻灵纯粹中磨练出老道繁复,这都是走出顺境给予的最宝贵的礼物。鲁迅说过:“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指的就是人要主动迎战逆境,对待生活要充满斗志,不能在安逸中丧失激情和斗志,否则你的工作和事业将一事无成。
中年时不能游手好闲、无所用心
人到中年,正是树功立事的时刻。如果此时饱食终日,日复一日过着四体不勤、穷极无聊的生活,此生或许就成为蛀虫,难有成就。
”中兴名臣“胡林翼说过,当人们到了四五十岁的中年时期,有这么两种人。一种是取得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成绩,自鸣得意;另一种则是经过了人生的挫折失败,心灰意冷。因为这两种情况,都可能让人产生懈怠的情绪,成功者自命不凡,停滞不前,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失败者浑浑噩噩,没有了重新开始的勇气,摒弃了重振旗鼓的机会。
防止自己成为这两种人,只有让自己保持奋发努力的态度,不狂妄自大,不贪图享乐,将人生当作一场修行,不丧失重头再来的勇气,不断驱使自己不断向前。
老年时不因悔恨沉溺于困境
人到晚年,进入知天命的年纪,劳碌奋斗了一辈子,应是子孙绕膝、天伦之乐的时候。如果此时还放不下,不认命,困于往事,追悔得失,那将使自己糊涂一辈子了。
总而言之,少年时,要脱离顺境、磨练意志。中年时,要奋力拼搏、建功立业。老年时,要不悔不困、学会忘记。
在人生各阶段,不荒、不闲、不悔,是受用一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