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尽苦寒来。
从《逆商》一书中,虽然这本书才看了五分之一。《逆商》中有三种人,一种是一开始就放弃前进的放弃者,一种是努力过后不愿在冒险的扎营者,最后一种事实现自我的攀登者。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不能做一个安于现状的扎营者,有句话说的话:“原地踏步就等于退步”;更不能做一个放弃前进的放弃者,一切事情,只有努力了才有可能成功,如果不去努力追逐梦想,永远都只会说不可能,所以你的世界里只有不可能。
扎营者易于满足。他们觉得够好就行了,不愿继续奋斗。
扎营者打造出一个“舒适的监狱”——这个地方太安逸了,让人不敢冒险离离开。
扎营者工作体面,待遇优厚。然而,他们充满活力、学习力、成长力和创造力的时期早已飘然远去。他们的生活显得很轻松,他们知道该期待什么,痛苦的时光早已逝去,唯一的烦恼就是痛苦地发现自己的很多梦想未能实现便消散了,而且也会担心因周边持续不断的变化会对营地产生威胁。
登顶前不要估量山有多高。登顶后你就知道这山是多么的矮小。在这三类人中,只有攀登者没有虚度人生。他们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怀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热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攀登者会欣然的接受无法避免的挑战,而不会去逃避它。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很多人说社会现实,很多事情无能为力。在这里有一个名词叫“习得性无助”
什么叫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为了自我成长,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如果成长路上都一帆风顺,我们的人生也就失去了它应该有的色彩。我们从降临在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是一张白纸,我们成长不就是为了把自己的那张白纸画上属于自己的色彩吗?
如果我们在经历后,就算满身伤痕,若还能满怀热情的向前进,我们努力成为一个攀登者,我们就能实现真正的自我。我们的潜能就能发挥到最大,也不枉为人。只有不负春光,野蛮生长。我们的人生才最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