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的圣诞假期,没有任何旅行计划,因为打算养一只狗
小的时候养过两只猫。第一只猫只养了小半年,当时住在一楼,家里有个小院子,猫是放养的,结果有天它回来就开始口吐白沫,那时候刚上小学,没有任何动物医学的常识,父母都上班去了,抱着小猫,我只能哭,结果小猫的身体慢慢地就凉了。等爸妈回来,发现眼睛哭肿的我,还有躺在地上的小猫。他们告诉我,也许它是误食了投放在外的老鼠药。后来长大了一点,我才知道,小区大门外一条街,就有一家宠物医院。第二只猫,养了14年,陪伴我从小学一直读到了研究生,出国读书的那年是和它分开最久的时光,等我第二年回国,它就得了肾衰竭,治了很久,中间一度有了些起色,可是最后还是回了喵星,那天是12月24日,平安夜。
在这之后,我再也没有养过任何宠物。两次送走宠物的经历,让我有点害怕面对这种离别。所以,当先生提出养一只狗的时候,我内心是有点抗拒的。后来我们长谈了一次,沟通了想法,最后达成了共识,开始着手为陪伴一个生命的成长做准备。
荷兰的宠物店不少,但是并不允许售卖小狗。法律规定,小狗要有足够的居住条件,显然宠物店的笼子并不符合。我们在MARKTPLAATS的金毛幼犬专栏浏览了近两个月,最终选择了Breda的一家农场。由于严格的动保法(对遗弃或虐待动物者最高可判处1.6万欧元的罚款,在极端情况下会判处违法者入狱3年),加上每只小狗都必须植入芯片和注册狗主,荷兰宠物收容所里狗狗很少,幼犬更是很难见到,想要特定品种的幼犬一般都是选择购买。我们从农场小哥处得知,这次有五个男孩儿和一个女孩儿可供选择,从网上学习了一些选择幼犬的方法后,决定圣诞前的周六,出发去接小狗。
出发前夜,打算给小狗取个名字。适逢圣诞假期,本来打算叫做诞诞。后来转念觉得这个名字荷兰人发出来有点怪怪的,以后出去遛狗,都不好介绍,万一小狗走失了,周围邻居也不好帮忙寻找。最后决定叫做逗逗,希望它能在我们的家里成长为一个健康的逗比,O(∩_∩)O。近两小时的火车加汽车,(此处:还没有考到欧盟驾照的怨念飘过)我们到达了Breda近郊的农场区。那天的天气不算好,不过荷兰冬天的天气大部分时候都不怎么样,大风大雨是常事,那天没有下雨我已经很满足了。
走了约摸十分钟,终于抵达了目的地。刚进农场,就见到两只大金毛。我们猜测应该是这窝小狗的爸爸妈妈,于是站在那里打量。它们看到我们两个陌生人,没有乱叫,只是摇着尾巴也打量着我们。两只大狗看起来很温和,也很健康。紧接着农场小哥走了出来,满脸憨笑,穿着雨靴,一身工装。这个农场的主营是乳制品,金毛繁育只是副业,小哥这身装扮看起来像是刚挤完奶。寒暄了一番,小哥带着我们走进了饲养金毛幼犬的房间。
围栏里铺着稻草,上面睡着六只小金毛,四只白色,两只金色。我们三人走进,它们都醒了。其中一只特别兴奋,一边汪汪地叫一边向我们靠近。距离我们最远的三只抬头看了一眼,趴下去接着睡了。剩下两只一前一后起身,抬头看向我们,一脸的好奇。我们根据网上学来的经验,排除掉太活跃和太安静的,打算从起身的两只中选择。小哥告诉我们,这两只一个男娃一个女娃。我和先生商量了一下,决定带走其中的男孩子,也就是后来的逗逗。
逗逗被抱了出来,刚才还只是在垫子上好奇地张望的小狗,立马就活跃了起来。四处跑跑闻闻,蹦跶着找人要抱抱。
之后就是例行程序:扫描芯片,确认护照,体内驱虫(因为第二天刚好满8周),银货两讫。带上他原主送的狗粮,逗逗跟我们踏上了返程。
也许是由于换了环境,逗逗在上火车前拉了两次,虽然有所准备,但是两个新手铲屎官还是有点手忙脚乱。一路上,都有人过来撸狗,逗逗也是热情回应,不得不说金毛真是非常会讨人喜爱的狗狗。在火车上,我又仔细翻看了逗逗的护照,上面详细记录了他的出生情况,芯片编号,疫苗注射,和驱虫记录。要想在欧盟境内带宠物旅行,它们的护照是必不可少的。
傍晚时分,我们终于回到了温馨的家。而逗逗,也要和我们一起,度过他在新家的第一个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