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首更:
《智囊全集》是由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编著的一部从先秦到名代智慧故事的总集,全书分为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二十八卷。饱含政治家的权术谋略,军事家的运筹帷幄致胜千里之外之道,商贾生财之道,将古人智慧韬略搜罗无遗。
而梦龙解书将从第一部:上智 开始详解古人之智。
上智——驭人之术,管理之道是也。
上智卷一:见大篇(注:以小见大)
《太公 孔子》
此篇两则故事,其一,讲述了齐国有名为华士之人,”义不臣天子,不友诸侯。人称其贤“——他以不为天子之臣,不为诸侯之友而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宗旨和原则,人们都称赞他贤能旷达。而太公望因为三请华士而不得便要杀了华士,并且解释到:此人有因不友诸侯,不臣天子而被百姓称为贤能,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思想导向,如果人人以此为榜样,那么还要君王做什么。
此则故事可能咋看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还会有人指责太公望霸道蛮横,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作为强国之一正是因为如此——不臣天子,不友诸侯之人必是性情慵懒,随波逐流之性,此种人为百姓所推崇爱戴,那国家必定积劳羸弱。如果国家百姓尽是愿为国家效力,那么国家必定日渐强大。正是因为太公望此番驭民之道影响,齐国存在多久便就强盛了多久。
而时至今日,无论各行各业没有任何领导者、管理者会对组织中无欲无求,只知随波逐流之人存有希望,最终这样性格的人只能被淘汰,即使他有绝对的才能,但是才能是基础,而设身处地为集体利益着想之人才有用武之地。
第二则:讲述了同孔子有不相伯仲之学问的人——少正卯,同孔子之间的故事,少正卯经常言语蛊惑孔子的笛子离开孔子的学堂,导致孔子学堂经常由满座化为空座,原文称作“三盈三虚”。而孔子在官至大司寇时就将少正卯处死于宫门外。自贡便问孔子:为何杀掉鲁国名望很高的少正卯,难道不觉得不合适嘛,甚至会被鲁国君主问罪。孔子便向子贡解释了原因。
孔子所解释的五条原因时至今日依然不过时,作为一个集体的管理者、领导者。应当清楚和明白:
人有五罪恶,其一是心思通达而为人阴险;其二行为乖僻反常却固执不改;其三言辞虚伪无实但却十分雄辩并能打动人心;其四所记多为怪异之说却能旁征博引;其五顺助别人错误为其掩饰辩白。盗窃之罪同此五类罪恶相比都显得有些好了,少正卯恰恰还正好具备此五种罪恶,正是小人中的奸雄,是必杀之。
简而言之,就是人才学高达但是为人心术不正,行为恶劣却不知悔改,毫无道理的言语都能振振有词,蛊惑人才,将无稽之谈引经据典,喜好欲盖弥彰。
此类人必定是文采飞扬,有着充足的人格魅力,便是我们经常所形容的“真小人假君子”,也只有真正的身正心纯之君子才能辨识得出这类善于伪装和变换的小人。所以对于部下的管理要细节知真章,只有关注真正的细节才能清楚一个人究竟是好是坏。
华士就是一个徒有虚名而毫无作用之人,纯属弃子,如果任用只会占据有效资源而无有效作用的人。而少正卯实有大用,但是由实不能用。用之徒生祸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之人最为致命。
以上两种情况都很好解决,唯独剩下一种情况,比较难以处理——部下忠心事主,也无勾心斗角,亦无反叛之心,而仅仅是同领导者思想不一,难以将目标统一指向,该当如何?
这是当今社会诸多领导者都面临的一个难题,部下忠心耿耿,人强才干,可就是其心不一,所思所想不能统一,领导者其实想要改变发展的方向,而部下对于发展方向的认识和料想却完全不一样。
在本卷结尾也有略提:唐朝萧瑶痴迷佛家,唐太宗便命他出家为僧;开元六年,河南参军郑铣阳、河南郡丞郭仙舟献诗陈情唐玄宗,玄宗下诏:“看你们诗中之意是崇奉道教的,这种思想不切合实际所需,那就依着你们个人的喜好吧,免去你们的官职去做道士。”
如果让那些痴迷佛、道的人都出家做和尚、道士,那么士大夫学习异端邪说的事情也就可以消失了。
至于今日,以小见到——思想不一之人,考究他的想法和举措,思考其可行性。
一、如若可行,给予他充足的权利,让他担下此想法,或许可以开拓出更大的事业版图。
二、如若不行那么就给他去追逐的权利,要相信一个在自己手下不能施展想法和拳脚的人必生反骨,你将他放开,给予他机会说不定会在将来多出一个合作伙伴。
三、一个统一向上的集体,一定是思想的统一和未来的看法一致,即使存在不同的意见那也只能是符合主要发展方向的,出现了逆反甚至错误导向,必须马上遏制和舍弃。果断和清晰所需所求是一管理者、领导者必备的能力。
此乃上智卷一第一则《太公 孔子》
下期文章:上智卷一第二则《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