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作为个人领地的博物馆三角外,兰州大学校园内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秘境。本文就来分别介绍它们。
游泳馆展望台
并不算是独占的个人领地,但我经常短时使用这个地方。游泳馆修建了一个豪华而无实际意义的大阶梯。这个大阶梯让整个游泳馆外观非常匀称标致。
站在平台上感觉相当空阔。
与其它平台不同,这个平台可以绕到后面(游泳馆的正面)。在那里可以观赏到整个东面的景致,获得新的视野。尤为难得的是,这个通道旁就是玻璃幕墙。站在通道上可以借助玻璃反射享受到自然光的扩展,获得伪全景的开放视觉体验。
凭借超广视角,这里也成为了彩虹的最佳观赏地之一。
平台有结实的遮雨棚,是全校在能遮雨的地方里开放程度最高的。其210°的视野以及五层楼的高度带来的视野甚至胜过在福州一中时我比较喜欢的操场看台。因此,每当在气象雷达上看到强对流的影子的时候,我就会来到这里追击,感受风、雨、冰、雷的力量。
只有在这里,我才能在舒适的状态下,全程深度体验到强对流天气的魅力,包括视觉盛宴、听觉冲击与感官震撼。
此外,这里有着比博物馆三角还要余音绕梁的环绕音效,也提供了可以挂一些物品的门把手等便利设施。在小雨淅沥,不方便在完全露天的博物馆三角活动时,这里也会临时作为我的活动替代点。
新民族餐厅
晚上,我喜欢避开昆仑堂的拥挤,去玉树苑三楼新民族餐厅的半包厢自习。
食堂自习包厢配套设施非常完备。有洗手间、有纸篓、有充电插口,而且最重要的是有着干扰较少的半包厢结构、舒适的大桌子以及供通风用的窗户。
食堂白天供应饭菜,夜宵供应羊肉面片、翅根、烧烤、包子、果汁等面点、饮料和小零食。在学累的时随时补充能量,享个口福,再吹吹清风,相信能让你迅速恢复状态。这些都是在图书馆和自习室自习无法拥有的体验。
有几个缺点:楼层较高、照明较差、桌子油腻、白噪音较大。正是这些缺点让这里在晚上人迹罕至。只要你乐于爬五楼,带一个擦桌布和一个台灯,并且能够习惯在厨房的白噪音下电视与时而吵闹的说话声,这里晚上几乎就是天堂。
废弃足球场
2015年进入兰大后在军训期间使用的第一代个人领地。是一个矩形的半包围空间,同样有树遮挡,同样能和主干道保持相当的距离,甚至还有一个大看台可以站。
看似非常完美的空间,实际体验起来却并不舒服。看台内杂草丛生、虫子过多并且灰尘、沙土奇多,因此没用一个月就立刻被我废弃。
羽毛球场闻欣堂下
2015年第二代个人领地。其上明亮的玻璃反射着天空的云朵,让人想起神圣的教堂。
因为无法与外界保持有效距离而被很快被废弃。
南区小树林
2016年到2017年第三代个人领地。环境之美仅用照片就能表现,毋庸多言。
虽然不是一个半包围场所,但是这里夜里人迹罕至。使用方法上有所不同,我经常在晚上戴着耳机拿着荧光棒跑过南区小树林。
小树林的玩法也很多。不仅可以观景、跑步,在雪天时这里还可以滑雪。雪大的时候,甚至还可以堆出一个四驱车赛道。
虽然这里人很少,并且可以来回移动,十分灵活,但毕竟还是在道路上,无法与外界保持有效距离。在这里活动一年后我发现了博物馆三角,就很少再来这里了。
民族柱
2019年博物馆三角封闭整修时使用的第五代个人领地。和废弃足球场一样,同样是简陋的半包围结构。但至少地面要干净一些。
这里的优势是离教学楼天山堂比较近,因此就算是博物馆三角可以使用的时候,我仍然有时会利用这里。
垒球场
2015年第一次大一体育课时我报的项目是垒球,每周都在这个场地里二人组队戴着手套相互扔着球、挥着棒。
虽然是垒球课,但是一次跑垒都没有跑过,一次垒球赛也都没有打过。大概是同学们挥棒的水平还完全不够打出有意义的比赛吧。
南区温室
2016年的时候,在散步时偶尔探索到的地方。温室内是让人很新鲜的微世界,经常往那里走一走相信有助于消除眼部疲劳。
锅炉房
郁郁葱葱的小径,苔痕上阶绿。
在茂盛的树林的缝隙,看着攀向青空的天梯。
这个罕见组合带给我相当特别的美感。
兰大森林
我的宿舍就在萃英山脚。从我的宿舍往西爬大约400米的山,从一个隐秘的入口进入,就能进入一片森林。相信在兰大的许多同学直到毕业还不知道半干旱气候的兰州会有如此青翠的森林。
虽然不是自然形成的,但在自习课余走森林,让一片青绿映入眼帘,还是让人觉得着实是相当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原草甸
兰大还有高原草甸。走这种散发着泥土香的小道真的有一种在山野漫步的感觉。
视野范围内是一片青绿,对眼健康也是极好的,并且能缓解新生刚入兰大对一片黄土秃山的不习惯。不禁感叹,兰大也好好地有着这种绿色的地方的。
我心目中,兰大作为田垄上开拓出的富有黄土泥香的的学校,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是这样的乡土气息。 这么纯净的兰大生态环境,三年后校园二期开建时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我相信这篇文章的这些照片一定会作为非常珍贵的资料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