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找关于人生意义之类的书,我想这是一类想得多又读书少的孩子的通病。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大概五年前就不明白的道理,既然也没有去找找书来看。五年后的我到前不久才学会了静下心来看书,找书,找可能喜欢的各类书来看。有时候是一个标题有时候是卷首语,有时候却是随意翻开的某段话,只要有一个吸引点,我便为其着迷。
搞不清人生意义,没有长远人生目标的我,看到了这本《活着》。我以为是智慧语录,能帮我打通特督二脉,让我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能和自己的长处一样融会贯通,看完就成了神。不能成神也足足让我活动一下筋骨动用一下丹田之气,让我有豁然开朗和相见恨晚之感。然后便走上了小康奔大康的康庄大道。然而,见识浅薄的我不知道余华,也不知《活着》的背景,更不知道这是一部小说的前提下看了,在办公室。虽然没有发生醍醐灌顶之神奇之事却也是让我一口气读完意犹未尽,酣畅淋漓。
办公室还有两个礼拜打酱油,就正式离职了。我基本上也抱着不耍微博不刷微信的姿态借来了这本原以为会改变我人生态度发现新人生目标的书,看完一遍又看一遍。心里想着要是我能写出像他这样一口气读完还不舍放下书的书来,我应该会相当满足了。解放初期一个地主儿子纨绔子弟变成佃户老实中田,再又被捉去当兵在榴弹间捡命回家,亲手相继埋葬父母儿女妻子女婿孙子,然后和一头老牛没心没肺的活着的故事。
据说这本小说还拍成了电影,只是电影被禁掉了,我再也搜不出来,可是福贵这个人物形象活生生的刻画在了脑海里,从任何一句话都像一幕幕的画面扑过来,非常的真实非常的历历在目,仿佛我看过这个电影一般,连福贵的穿着我都能一点一点跟着余华的文字,连续的想象出来。
不仅仅是画面感强,文字没有丝毫矫揉造作,稳稳的扣住我的的心悬,并且融入到那种悲凉和痛苦的情节里不能自拔,想想他能从败家到大难不死然后到一个一个的至亲相继离世,特别是他的那双儿女都在同一个医院死去,那个小孩子为了献血被医生抽血给抽死的画面我的心里都纠成了一团怒火。而富贵为了儿子拼命想去打医生被儿子体育老师拦住,继而看到同样被拉去当兵后来失散的春生,而儿子就是为了给当上县长的春生老婆献血时抽血而死,一下子却收紧了恨意让他欠着以后偿还,可是最终春生也自杀死了。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故事,并没有教会《活着》的意义,活着的目的,活着并非为了活着而活着。完完全全没有我想的那么高尚,恰恰就是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在那样一个饭都吃不饱,衣都没有穿的动荡不安中,有头老年能陪着他慢悠悠的耕地,忘掉那些经历的苦难和离开的亲人,没心没肺的活着或许就是一种智慧。
尽管小说写得真的很棒,以至于我打算把他的小说都看上一遍。然而这么个出色的标题《活着》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力量或者警世钟或者教会我怎样过得更好。并且这本书的时代背景远远不能受今日之用,即使如此,我还是能挤出一点能为我所愿的,那就是只要你活着,你就有改变自己和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可能,那就是尽人事听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