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宁愿自己是对的,还是宁愿自己幸福?——《奇迹课程》
曾经有一道选择题摆在小M面前:你要选择幸福还是要选择你是对的?小M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幸福”。
那不是废话吗?还需要想吗?当然是幸福重要啦,对不对的哪有那么重要?小M在心里对这个问题嗤之以鼻。
有一次,小M跟老公吵架。起因是老公想买一个烤面包机,而她觉得烤面包片热气,没啥营养,买了机器也很少去烤,浪费,又很占地方。小M认为自己的理由非常充分、非常正确,因此毫不妥协,丝毫没有顾及老公的感受。老公那边的感受是,老婆有什么需要就买买买,没有二话,结果自己想买个50块钱的烤面包机,却遭到了毫不犹豫的拒绝,他气死了!夫妻二人因此开始冷战。
小M这边,觉得老公为了这点小事,跟她呕气这么久,跟他说话也不理不睬,就更认为老公小气,更加不爽了。两个人好几天不说话,睡觉也离得远远的。
在旁人看来,多小的一件事啊,但是对于“交战”的夫妻双方来说,就是要用各种“斗争”来证明是对方错了,丝毫不能妥协。直到有一方对另一方有什么需求,或者有一方觉得太累,不想继续战斗下去,先认了错,这场战斗才能停止。
人活在这个世界里,就是在不断地证明“我是对的!我是可以的!”而不惜用幸福做为代价。
而夫妻双方这样冷战,最后虽然有一方会认错,但是对关系还是会有损伤的。两人都会在各自心中的那个帐本记下这一笔:有一次她(妻子)是怎么样地不尊重我的感受,他(老公)是如何地小家子气。夫妻关系会在这样的自我证明中越走越远。
在我们常见的婆媳关系中,婆婆和媳妇也都在各自证明是正确的,谁都不会轻易认为自己错了。
小君的婆婆生于50年代,那是个连肚子都吃不饱的年代。小君的婆婆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肚子饿得睡不着时就喝一大壶水。小君婆婆是饿怕了,这种对饥饿的恐惧深深地影响着她,以至于她觉得其他的不重要,吃饱肚子才是硬道理,才是正确的事情。所以她常常把孙子喂得饱饱的,每顿一大碗,少吃一口都不行。
而小君奉行爱与自由,认为孩子想吃多少饭就吃多少饭,不吃也没关系。肚子饿了家里有牛奶、干果种饼干什么的,反正饿不到孩子。于是婆媳二人常常为孩子吃饭的问题爆发冲突。
小君家是到了爸爸这一代经济才开始有所提高,小时候小君主要是奶奶照顾。而小君奶奶的照顾方式和小君的婆婆很像,也总是怕孩子饿着而给她塞一堆吃的。小君对这种方式深恶痛绝。小君自然是觉得婆婆的方式大错特错,她自己所渴望被对待的方式才是对的。
从婆婆的经历来说,确实吃饱很重要;从小君的经历来看,自由也很重要。只是忙着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大人,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大人们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经历带来的判断,而不是孩子真实的需求。
很多人认为,承认自己错了,就意味着自己以前的坚持是错的,自己所受过的苦也白受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案例中的小M,当她愿意先去承认自己那样对待老公不对,她老公也不再去跟她对抗,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对与错,都是基于我们个人经验而言的。证明自己是对的,无法为幸福加分。正视自己的问题,并诚实地承认自己错了,会给关系带来惊喜。
不信?你来试试看。
你有莫名坚持的信念吗?欢迎一起和我们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