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您也听过或经历过类似的爱情故事吧?
他是个普通的男生,自小被父母、师长压抑着不允许谈恋爱,对于爱情的了解,基本来自小说和电视剧。浪漫的拥抱,炙热的亲吻——虽然每到吻戏,父母就赶紧换台,但他多少还是有了些概念。
这仿佛是个禁忌的秘密——该情故事该是这样的。
初中时,他偷偷喜欢过班里的一个文静的女孩。赶在寒假前,他偷偷写了张贺年卡,画了个卡通猫,附上一句话:“祝你新年快乐。希望你一直快乐。”
结果卡片被其他男生看到了,大肆嘲笑他一番。
这种现象,我以前也见过。大概是中学时,为了压抑这种感情,许多男生会欺负自己喜欢的女生。而且,在男生堆里他们嘴硬的很,以表达喜欢女孩为耻,以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为荣。
总而言之,他就处在这个以大大咧咧为荣,以谈情说爱为耻的环境里。
事情稍微闹的有点大,他被老师叫去了,老师让他“专心学习”。他喜欢的那个女孩也成了班里的笑话。好事的同学动不动就吧分坐在两边的他们说成一对儿。
一直到中学毕业,他俩都没说过话。
再一次见面,是大学毕业那年。他们在不同的城市上大学,但实习单位倒是同一个。那女孩早早搞定了毕业论文,大四的春天,会来他所在的城市待一段时间。
他俩的实习工作里雨许多外勤任务,因此时不时的要打发会见客户前的时间,于是两人会找地方一起喝喝茶,聊聊天。
他觉得自己还是挺喜欢她的,而且聊着聊着就越来越喜欢她了。如今她敞亮、潇洒,比中学时那个文静但有点儿的她更从容了。他没好意思提起中学的那件事。她也不提,他就觉得她大概也不想提起。
于是,他显得泰然自若,好像中学时的那件事不存在似的。
她显得很潇洒,他就表现的更外向了——其实私下里他挺闷的。
他帮她找住处,帮她规划通勤路线,熟悉本地环境,工作间隙也带她逛这座城市。她对这种城市充满好奇。
他有时也会想,他俩这算是在约会吗?不算吧。
那到底算不算呢?
实习结束了,她回自己在另一座城市的学校办理毕业相关事宜。临走前俩人吃了顿饭。
不在同一座城市的这段时间,两个人打打电话,发发邮件。她问他是否建议自己到他的城市来工作,他认真地给她分析了一番。
秋天,她又来到他的城市,打算跟原实习单位好好谈谈。一有时间,他还是带她到处走走看看。她说,自己家里希望她留在老家,可以帮她安排单位,还希望她早点儿结婚。她还在考虑。
她说“噢”。他说:“这毕竟是你自己的人生,要做好自己的选择。”
她回去前夜,俩人又吃了顿饭。吃完了,他送她回住处。告别时,她轻轻拥抱了他一下。他整个人僵住了。
她回到自己的城市。他一直等她来讯息。没等来。
之后她打电话,说自己打算在老家工作了。他觉得她是决定了,只是通知自己一声。
放下电话时,他觉得有一口永远叹不完的气憋在胸口。
又过了些年,他结婚了,他听说她也结婚了。
中学母校校庆,他俩回去时遇到了。大家都有了阅历,可以坐下来说说事儿了。
他打哈哈跟她说,自己以前挺喜欢她,一直挺喜欢。他不知道她是不是喜欢他,但他事尽力想对她好,很认真的好。
他说自己挺内向的,并不喜欢跟人出去玩,只有当初带她到处溜达时很积极,很上心,自己也很开心。他从来懒得给人做城市攻略,但他当时是真的挺认真的想照顾她。
她听完,笑笑,对他说:“我也喜欢你,非常喜欢。”
他觉得自己胸口挨了一下子。
她跟他说,自己其实根本不喜欢到处逛,但只有这样才有借口跟他一起出去。
她其实很内向,跟他一样,装外向,装大大咧咧,这样才能彼此不尴尬。她说,对他说自己想要来他的城市,就是想看他的反应。
他辩解说,他当时只是以为她在征询意见。
她说,她其实就想到他的城市跟他在一起,以此对抗家里的压力,只要他说一句“一起抗”,她就一起抗了。
直到她打电话跟他说自己的工作时,都希望她能挽留她一句。
他说,他以为她只是通知他一声罢了。
他不确定她喜不喜欢他。
她不确定他喜不喜欢她。
最后她说:“算了算了,过去的事儿了。”
他说“是啊是啊”。但他觉得自己心里那口永远叹不完的气一直在盘旋着。
大概,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得够明白了;大概,许多人骨子里都觉得自己不配被爱。
大概,因为他们从小就觉得,暴露对一个人的喜欢会被大家耻笑,所以总是藏着掖着。
他觉得自己对她狗特别,她觉得自己对他也够特别的。但俩人都觉得:其实他(她)对谁都这样吧?我还是别自作多情了。
明明心里苦,还得假装敞亮、坚强,彼此看不透对方,于是稀里糊涂地过去了。
许多事,当时一句话就能解决,然而,没说出口。
当时没说出口的话再也说不出来了。那一口永远叹不完的气,就只能这么憋着了。
这是个再寻常不过的、未遂的爱情故事。大概每个人都听过甚至经历过这样的故事。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不断地重蹈覆辙呢?
分别前,她给他一个信封,说是搬家的时候找到的,猜着参加校庆时可能会见到他,所以拿来给他。
他打开看,是他当初没送出去的那张贺年卡。
当时,老师批评完他之后,也找她谈了话。训诫完之后,卡片被丢下,她就一直收着了。
现在,物归原主。
“祝你新年快乐。希望你一直快乐。”
摘自《读者合订本183-188期》
原作者——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