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的一曲新歌《罗刹海市》让无聊的乐坛好不热闹。《罗刹海市》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一篇,以马骥的游历为线索,写了罗刹国和龙宫两个世界。其中以罗刹国最为引人注目,因为这是一个美丑颠倒的世界,蒲松龄这样描写显然有讽刺社会的用意在。刀郎借这篇《罗刹海市》重新演绎,对不良的社会现象进行嘲讽,选取的角度非常巧妙,重新演绎也是有深度的。用流行歌曲演绎古代小说名著,非常成功,值得肯定。歌曲拾取了聊斋小说中的部分元素,歌中不乏“他见这罗刹国里常颠倒,马户爱听那又鸟的曲,三更的草鸡打鸣当司晨”之类的表述。有网友还对号入座认为这是在评论歌坛往事,借音乐浇心中块垒,有某种隐喻含义。能对号入座者,说明他就是小说和歌曲中讽刺的人,对号入座的人越多,说明讽刺的意义越大。但是,把艺术作品解读为江湖恩怨与个人攻击则绝对是一种误读。我们不应低估了刀郎的文化品位与气度。用流行歌曲创新演绎古代小说名著,这本身就是一种精神高度的体现。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蒲松龄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明朝时期,有个富家子叫马骥,字龙媒,长得那叫一个丰神俊朗,一表人才。听从父亲的安排放弃科举下海经商。有一天,马骥跟人一起到海外经商,碰到飓风将他刮走,在海上漂了几天几夜,来到一个名为“大罗刹国”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人长得都非常丑,并且“以丑为美”,像马骥这样的帅哥到了他们那里,竟然被当作怪物对待。马骥也利用自己的长相去欺负这些人,问他们要食物吃。但由于他并没有做出其他危险的举动,所以罗刹国的一些小老百姓也开始同马骥搭话。经过一番交谈马骥才知道,这个国家看重的不是才能学问,而是长相。长得最“美”的,当大官;次美的,当小官;稍差一点的,也能得到贵族的宠爱,得到赏赐,养活一家老小。而像马骥一样,“丑得过分”的人,一出生就会被父母丢弃。即便父母不忍心丢弃他们,将他们留了下来,也只是为了让他们传宗接代而已。第二天,马骥便让村民带着他前往首都参观。在城里,马骥有幸见到了宰相。只见此人“两只耳朵朝后长着,三个鼻孔,睫毛像帘子一样盖住了眼睛。”丑成这般样子,难怪能成为宰相。而其他官员也大多是披头散发、相貌狰狞的丑八怪。反而官职越低的人,相貌越接近正常人。马骥看了一会儿往回走去,街上的男女老少见到这样一个“怪物”出现,吓得落荒而逃。有些人则在家中,透过门缝偷窥着马骥。直到村里人再三为马骥解释,一些人才敢在远处驻足观望。后来在一位执戟郎的引荐下,马骥得已面见国王。在面见国王前,马骥用锅底灰给自己画了个大花脸,结果高官们惊讶地说:“几天不见,你怎么变这么漂亮了?”马骥对此也哭笑不得。
这是一个是非不分、美丑颠倒的社会,作品描写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国家,那里的人以丑为美,越是狰狞怪异,越以之为美,越显荣富贵。据介绍,“此篇乃愤世嫉俗之文章”。蒲松龄在此篇文末写道:“花面逢迎,世情如鬼。”据分析是蒲松龄在科举制度下怀才不遇,指桑骂槐的产物。蒲松龄借《罗刹海市》这一短篇小说,直抒的是他科举不得志的胸臆,讥讽的是畸形错位的科举制,骂的是科举对人的腐蚀、毒害。不可否认,《罗刹海市》的主题,对于今天确实可以有着某种现实的联想,因为我们今天也已进入了“刷脸时代”“颜值时代”,刀郎这首《罗刹海市》格局应该也没有那么低,其所想表达的,还是有更深刻更有社会价值的东西。比如歌中颠倒黑白的罗刹国,是不是也暗喻现实中某些颠倒黑白的乱象,歌中提到的马户和又鸟,眼里没有是非,只有浮华,这在现实中也并不难找到相对应的对象。重要的是,应当在更高的格局上看待刀郎的文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