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易经重卦阴阳加法含义
第一节
爻位和爻辞
重卦的阴阳分别叫做六和九,每一条阴线或阳线叫做爻。阴线叫阴爻,阳线叫阳爻。
每个重卦由六条爻组成,分别代表阴阳在不同方位上的消长情况。
乾卦
初九加九二加九三加九四加九五加上九
六条阳爻
每两条阳爻构成一个卦位
初九,九二是少位;九三,九四是中位;九五,上九是老位。排列的位置是从下往上排。
上九
九五
九四
九三
九二
初九
每个爻位上是阴或阳的基质。其实由两个单卦重叠而成。换算成单卦的阴阳,乾重卦可以表示为:乾卦加乾卦。
换为阴阳表示为:少阳加中阳加老阳加少阳加中阳加老阳。
含义是什么呢?
少阳从老阴中诞生,阳在不断加强,达到中阳,阳继续加强,到达顶峰,成为老阳,本来应该向阴转变,称为少阴,可是在新的爻位上老阳呈现出少阳的特性,就是可以继续增加阳的基质,增强到新的中阳状态,阳的基质可以继续增加,中阳再次到达顶峰,成为第二阶段的老阳,然后这次的老阳开始消退,向阴发展,直到变成少阴,开启另一个卦象的体系。这时候乾卦改变了乾的性质而向别的卦进化。
其实周文王最后固定下来的每一个重卦都只有两个卦的变化。我想这是按人的生命历程来安排的,人生分三个阶段:出生到青年,青年到壮年,壮年到老年。每个阶段分阴阳两个时期。如果每个时期代表十年,则一个重卦可以函括六十年,刚好一个甲子。
人生最有价值的无非就是六十年。七十古来稀。今天就算是国家领导人,七十岁也该退休了。
这样看来。周文王把每个重卦规定为六爻。足以推断出人一生的盛衰命运了。
周文王还给每个重卦的每一爻配上一条爻辞,来指示出该卦的这一爻的阴阳变化,即可能跟命运相关的趋向变化。
周文王把这些趋向概括为:元,亨,利,贞。(阳的发展方向)休,吝,咎,凶。(阴的发展方向)
周文王建立起这套预测系统后就将其用于指导生产,战争,生活,国家管理。然后再把应验的卦辞和所做的事件记录下来。就成了现在我们读到的卦辞,爻辞。所以有的易经研究专家认为易经是一部上古到西周时期的历史。就是因为易经的卦辞爻辞大部分是夏商到西周时期的历史事件。以及这些事件的好坏结果。伏羲和周文王等上古圣人认为这些事件的好坏其实就是天地间阴阳基质的变化运动导致的。所以通过观察和思考归纳,将这些事件的变化过程用阴阳的方位变化表达出来。跟今天的电脑程序一样,用0和1的二进制来模拟演示现实的世界。
今天的三D技术已经完全可以模拟出几乎跟真实一模一样的社会场景。而那些高科技的技术完全可以用电脑模拟出地球上的天气变化,做到准确预测天气。指导农业,工业生产。
今天的人类技术已经远远超越了伏羲周文王他们发明设计的易经演算系统。但是,在蛮荒的时代,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天才地发现自然的秘密,用简单的阴阳两个要素的变化,八个基本卦象,并做可以完美循环的排列组合,然后通过简单的演算就可以推断出几乎接近当时的真实状况来。这是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开山之作。所以我们称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祖师爷。是中华民族的源头,中华文化的初祖是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