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闺蜜相聚,三人竟然都齐刷刷的牙龈发炎肿痛,一问,都是缺少睡眠惹的祸。
人到中年,进入奔五的年龄,熬夜真是伤不起。
一个是加班加点忙工作。
一个是家里家外忙公司、忙家务、孩子。
一个是报了知识付费班,应接不暇。
都说现在是个贩卖焦虑的年代,加上中年危机,牙龈肿痛算是轻的了吧。
失眠、精力减退、容易疲劳、中年发福,你被言中几个?
如何摆脱或推迟这些中年焦虑症状呢?
01 一个好的心态
改变你能改变的,接纳你不能改变的。
人到中年,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我们成了家庭的顶梁柱,同时还要面临来自社会、事业、身体状况等多方面的重重压力,容易产生焦虑也不奇怪。
智联招聘在其《2017年中国新锐中产调查报告》中说,有1/3的新锐中产经常感到焦虑,经常焦虑或偶尔焦虑的人群比例更高,达95%,这其中有一些人可能一不小心就会患上抑郁症。
有钱的富人他们就不焦虑了吗?马云他们也焦虑,焦虑通货膨胀、资产配置,企业发展布局等等。
看来焦虑和金钱的多少关系不是很大。
身边有几个朋友,他们虽收入不高,但每天都活的有滋有味:
为了感受三月盛开的李花,上班可以提前半小时,在李花盛开的路上多来回个几趟;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放下你们认为不能放下的一切;
就算是一个人,也可以美美的旅行、自拍和吃美食。
他们没有你我的烦恼吗?并不是,他们只是懂得取舍和放下。
人到中年,拼的就是一个心态,谁的心态好,谁就走得远。身不由己的事情太多,心态不好的人,注定让焦虑盯上。
中年的我们还不可以“安逸”,但我们可以选择“随顺”。人需要努力,但不是过分焦虑下的努力。适度的焦虑,让我们可以一直在路上,快乐前行。
不要被所谓的成功学绑架,努力的目的不只是所谓的“成功”。探索、试错、经历、玩耍的过程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和人生呢!勇敢去做就对了!
02情绪管理
不好的情绪,是导致生病的罪魁祸首
前两天读到一篇文章,上面谈到对于生病,潜意识被压抑得喘不过气的情绪,才是导致生病的罪魁祸首!经常性的坏情绪不会凭空消失,它反复产生的极度压力,最后,都以反复生病、恶性病、不知名的病的方式,让身体买单。
我们憋屈,会说“心里堵得慌”,这种堵,会让我们血液不流畅,形成郁结。
我们悲伤,会说“心如刀绞”,这种刀绞,会让我们心律不齐,心肌炎,心梗。
我们担忧,会说“感到头疼”,这种头疼,会让我们一夜长出白发,气血耗尽。
身体比脑子更有智慧。身体从来不骗人。所以,我们不要成天忙、忙、忙,累、累、累;不要为孩子、为家庭、为工作呕气;不要把自己置在焦虑中,忘了让自己的情绪愉悦。要学会自我调整,自我减压,看到事物好的一面。
日本的日野原重明先生曾经在《活好》一本书中所说:活出真实的自己,第一、不在于身外之物;第二、不被他人评价所左右;第三、顺其自然,不要勉强。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爱的人,排第一的,不是孩子,不是老公,甚至不是父母,一定要是自己!你只有自己好了,你才有能力去爱家人不是嘛!
03工作生活的平衡
人生在动态平衡下是最舒服的。
我们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在角色之间不断转换。在家里,我们是女儿、妻子,母亲;在职场上,我们是职员、同事、朋友,要和男人一样努力,才能赢得一席之地。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做我们自己!
每个身份的完善都不可或缺,顾此失彼都不是完美的人生。
在很多家庭,男人的地位是缺失的,他们以养家糊口为借口,成天的泡在公司或朋友应酬里,整天的不着家,偶尔正常下班也是沉浸在手机、游戏的世界里,不想着为妻子分担点家务。这样的老公、父亲,儿子,事业上再成功,都不值得称道。
《奇葩说》中,辩手詹青云有一段特别扎心的话:「在金融行业里,如果你看到一个四五十岁的女性,做到一定高层的位置,你就能猜出,她多半是单身,因为她作为一个女生,能做到那个位置,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里,她肯定没有时间谈爱。」
并不是说婚姻是女人唯一的幸福源泉,很多单身的人也把自己的生活过的充实而富有乐趣。但如果只是一味的工作而没有生活的话,住再大的房子、开再豪的车又有什么意义呢。
04健康
健康是一切的根本
健康不是孤立的,它影响到人的精神状态、幸福指数、工作效率、人的整体生活水准的。没有了健康,就没有一切。
最近几天的牙龈肿痛我就深有体会。虽然见啥都想吃,但牙齿不是很好咬,食物的咀嚼就没那么到位,从而加重了肠胃的消化,整个人的状态就没那么好,食欲也就差了。
对于健康,运动+养生,一个都不能少。
饮食要节制,吃饭八分饱。减盐减脂减糖。生活要有规律,膳食要均衡,各种营养素都不能缺,也不要过多。
人到中年,新陈代谢变缓,中年发福成了困扰大家的一个大问题,市面上的各种减肥产品层出不穷。最好的减肥方法当然是管住嘴、迈开腿。适量运动,是每个中年人每周不少于三次的必修课。
特别不能忍受一些男士可以让自己的小腹大到四、五个月身孕的样子,还不采取些措施。
身体是自己的,自己的健康自己负责,医院和诊疗只不过是这一过程中的辅助手段而已。对那些平时疏与锻炼,生活没有规律,一有身体不适就把治疗的一切权利推给医生的做法,已经是非常落后的思想了。
当然有病也不能心存侥幸,"讳疾忌医",延误治疗时机。 不要疑神疑鬼,有一点不适就以为大难临头,忧心忡忡。
"叹老老得快,疑病病自生”。果真得了大病,也要镇静应对,积极抗病。
让自己健康是美德,
让家人健康是责任,
人生下半场,拼的就是健康!!
谁的人生不是赤裸裸地来,赤裸裸地去呢。
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快乐,是一生的平安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