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田园将芜》
“故乡叫下陇洲。……一场大水把洲给冲走了。那场大水一定有自己的理由。而被冲走的洲成了一个无法追问的悬念,成为所有消失的事物和情感的隐喻,一个关乎时间和流水的寓言。”对风雨飘摇,仿佛在洪流中东倒西歪的乡下故园的全方位回味。并没有任何农村生活体验的人,也可被其中平实而有乡土诗意的叙述打动。时间永远单程向前,冲刷走所有的臣服和不轻易就范。田园将芜,乡村不会是永恒的。
10.《纠正》
那些逼人就范又膈应人的生活琐事大合集。“如果伊妮德意识到某人并不喜欢谈及自己的家庭时,往往习惯于用言语无情地触及对方的痛处。她宁死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几个孩子令她失望之极 ,但是只要听说其他人的子女如何不争气 ——不光彩的离婚、挥霍的恶习、愚蠢的投资——心里就觉得舒坦。”这样的充满现实恶意的日常描写看来有种舒爽的眼熟感,像揭开床垫,底下是攒了许久没打扫干净的渣子。大家的日子都过着过着就脱轨了,男人已学会能将抑郁水平维持在可保证日常生活的水平上。所以丈夫痴傻之后,妻子终于可以愉快地说,都是你的错。
11.《梦幻花》
本想拿来当泡面番看的无脑文,于是白白浪费了生命中的两小时。把热点新闻、市井传说、励志鸡汤和一星半点的推理随便炒了个大杂烩的无聊故事。
12.《裸体午餐》
书中的大部分文字,都仿佛(也可能就是)在各种成瘾品影响下产生的幻觉中写下的。流脓的血管、污秽的针头、五颜六色的后巷与暗室、各种性别的各色器官,一切都不在正确的地方。“黑色的死亡风向袋在大地上起伏波动,触摸、嗅吸着每一个生命的罪孽,因恐惧而凝固的肉体的原动力在广袤的概率曲线下瑟瑟发抖……大批人口在种族灭绝的跳棋游戏中消失……你可以在任意一个交叉点接入《裸体午餐》……《裸体午餐》要求读者沉默不语。不然就是在给自己搭脉……”
13.《白鹿原》
算是重温了,上一次看的时候,大概还在上小学。茫茫原上灵动白鹿的蹄音和长凳边赤膊汉子吃面喝粥的响亮吸溜声交织在一起,像对祖先佑护淳朴而执拗的信念与外界动荡炮火江山易主一度的并行不悖,被摧毁的一方常常要到最后关头才能接受自己的世界已然走到末路的事实,就像田小娥最后一声“大啊……”时眼里灭掉的光亮。总归是哪儿的黄土不埋人。“中了秀才放一串草炮,中了举人放雷子炮,中了进士放三声铳子 ”—无非这样一些朴素的念想。
14.《昨天的云》
很舒朗清爽的文字,虽是老人家写人生回望,却没有那种暮色沉沉的“祖母陈年胭脂味”。“人生中已没有秘密也没有奇迹,幻想退位,激动消失,看云仍是云,‘今天的云抄袭昨天的云。’”小孩子眼中的生活,有一说一。兰陵钟灵毓秀,有名士流芳,看起来是个当“肩不能挑”的瘦弱文人的好去处。炮火里逃难,四下流离的乡间生活,配上动荡年月的异人异事,却莫名有几分“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画面感。
15.《不属于我们的世纪》
整个故事让人不由得想到Stoner,一个当代版的,更加市侩与世俗的,主要角色更多元化的Stoner一家。既然想到了,就忍不住一直做对比,于是这本自然显得被Stoner比下去了。这也是个慢热型的故事,女主人公年少时的爱尔兰社群生活经历读来有点平淡,进入婚姻生活后,故事才被点亮起来。理想变得不切实际,事后诸葛亮的可能性总高过未雨绸缪,总之,一张真实的都市生活面孔。“她知道应该把变化视为这座城市的伟大之处,同时也是未来生活的远景和移民更迭的必要周期,只要你自己不会被取代 。”译文水平算不得多惊艳,“文学气”弱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