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嬷”、“阿婆……”这是书中关于外婆的称呼,但在我们北方还是称呼“姥姥”要多一些。
“妈妈的妈妈是姥姥……”标准的儿歌在我的记忆中一直保留着不深不浅的印象,从没刻意忘怀但也难得记忆犹新。
我记忆里的她,黑色长发挽着低髻,眼窝略有些凹陷,但皮肤紧实,宛若少女般光滑细绵,皱纹也是蛮少的,看起来和她这个年龄是不相匹配的,另一副弯弯的新月眉衬着不失光泽的皮肤,这一切都显得自然无比,这些同样也全都源自母胎,天然且能经得住岁月打磨。
可不幸的是,这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却少了双看得见这世事的眸子,我想这定是上苍独具匠心的唯一败笔。
谁的人生都不会是圆满的,或者说,她有她该经历的苦难,她有她的成长。
朱自清先生《绿》中提到:“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睐了。”绿色是春天的眼睛,在朱先生的笔下,绿色是灵动而神奇的,它将赐予盲妹那心灵之窗,但从一而终的你,我没见过你的眼睛,也没见过你的希望。
我没见过你的爱人,也不常听你提起,但从未听到抱怨,也从未看到他留你孤身一人的愤懑与悲伤,但提起他,你的眼里是止不住的泪水。
上苍注定自你诞生之时这磨难就已经开始。
“哎呦喂,这怎么生了个瞎的姑娘。” “这姑娘可咋办,瞎啊!”村里的议论声把你的父母逼的无地自容。襁褓中的你稚嫩无比,还没来得及接受家庭对于这新生命的疼爱,却饱受非议,被指手画脚。
你的母亲还是没受得了,裹着襁褓的你被她动了扔掉的念头,你的父亲一把夺下,“这是条命,我的娃儿不管啥样我都养。”
你正带着你的磨难慢慢地长大。
遭玩伴嫌弃,孤独已是家常便饭。那个年代里没有你的书可读,没有学可上。你守着嫌弃你的父母终日学着做饭,收玉米小麦,除草种地。
命运终究难逃浩劫,我也只能默默地在你的故事里祝你好运。
成长大抵如此,你除了忍受,别无选择。
转眼已是该成家的年纪,村里的闲人又开始叨扰: “这姑娘会嫁给谁啊” “怎么办呀,谁要这姑娘……”
在那个时代,我们天生带着缺陷,本能的放低要求,甚至像被收留的孩子一样央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最终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大16岁的男人。
婚姻期间男人对她也算不错,人身自由,接着财务自由,搬进城里,生活也算有了起色,总算没辜负她受过的苦难。
可是好景不长,年龄差距不算小的两人还是在她40芳龄时阴阳相隔。
漫漫人生路,怎么迎接她的都是苦难。
彼时已是三女之母,长女18岁,小女8岁,18岁的姑娘迫于生计,负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
这段时光是最令人生厌的,换句话说,这城里人的嘴一点也不比村里人的少,甚至嘴欠。嘴上功夫了得也罢,大不了不领教他们的叨扰,也能各自安好。可人在最不济的时候,“祸不单行”这四个字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谁料某天吃饭时家里突然断电,女儿出门四处张望,见邻家男人迅速跑回,后来亲戚爬上房顶,才知这牲畜剪断了电线,“这缺德的东西!我们家没男人就这样欺负?”她边抹泪边一字一句的骂着。
她跑到邻居家讲理,邻居的男人女人矢口否认,满口胡言,并且恶语相加。她跑到派出所评理,谁知这“警察”好像早被收买过一样,非但不讲理且横加指责。
这磨难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她拿什么和这个世界对抗,以沉默,以眼泪。茕茕孑立,仅有几女相吊。
她所有的黑暗征途还没结束,我和她们一样,翘首以盼属于她们的未来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