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油儿饭曾陪伴好些年,那时每年总有那么两三月,蔬菜会变得极其珍贵。自给自足的小山村,从来没有买菜的传统和习惯,除非过年过节亦或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才会到十里外的县城采买些肉和好菜。
因此缺菜的日子里,奶奶的宝贝就又派上了大用场,大大的泡菜坛和酷酷的倒罐,里面总有掏不完的各式泡菜,盐菜,大头菜。当然,对于很小的我来说,这个时候,还有专享,奶奶会抱出精致的油缸,往热腾腾的米饭,放上一小坨猪油,运气好的时候还会有几块油渣,再用筷子蘸一点点盐,口水稀里哗啦的快速拌上一拌,哇喔,可以算全天下最好的美食吧。
后来长大,离开家,餐桌上也日渐变得丰盛,任何时候都可以买到想吃的东西,已不知何时开始,一顿饭得三五个菜才会觉得圆满,当然也无肉不欢。顿顿有肉的日子,动物油脂变得越来越尴尬,陪伴着长大的香香的猪油,其实也是很健康的啊。
后来接触到营养,更慢慢的知道,它们从提升菜品色香味,作为能量供给来源或是提供必须营养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动物油也好,植物油也罢,适量的、安全的 就是健康的。环顾商场超市琳琅满目的各种食用油,我们该怎么选择呢?
食用植物油的制取一般有两种方法:压榨法和浸出法。
区别在于,“压榨法”是靠物理压力将油脂直接从油料中分离出来,全过程不涉及任何化学添加剂,保证产品安全、卫生、无污染,天然营养不受破坏。低温物理压榨的山茶油,橄榄油,核桃油,高温物理压榨的菜籽油,都是压榨法。“浸出法”则采用溶剂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市面上大多数的大豆油是浸出法。
食用油最好是各种油轮着吃,买小些的包装,现吃现买。
油是一种极易氧化的食品,应当避光保存。虽然现在更多桶装油放多久都不会过期,阿杰还是推荐有条件的到榨油房买现榨,没条件的买非转基因物理压榨,深色玻璃瓶装的油基本是好油,以后会分享不同油的用法。
阿杰理解的科学用油习惯大致是这样的,橄榄油,核桃油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不高温烹饪,通常用来拌凉菜,或热菜、汤菜起锅时加入增加风味和营养;亚麻籽油,紫苏油等味道特殊仅用于保健直接生喝;菜籽油、大豆油、烹调橄榄油及各种调和油用于烹饪菜品。猪油更多时候用于做粉丝,魔芋,豆腐,需要麻辣、味厚浓郁的菜品,以及传统面食、酥点。
说了一堆费话,既然是美食的调料篇,还得说说烹饪相关才说的过去,那就提一下阿杰最爱的油和简单炼制就好用的油。
四川人情有独钟的植物油,在国外有个高大上的名字-芥花油,气味芳香用途广泛,生菜籽油可用来生拌凉菜(滴上那么几滴就好,例如佛手瓜,青笋丝,血皮菜),粉蒸牛肉(风味独特,去腥膻味),也可以炼制红油做各种麻辣,酸辣,家常味凉菜、热菜。
又被称为东方橄榄油,18个月漫长的果实成熟期,沉淀足够多的天地精华,花、果、籽、叶共聚枝头,同历风霜,成就着山茶油的营养丰富,含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93%,其中油酸82%,亚油酸11%)、茶甙、茶多酚及角鲨烯,对抗癌及心脑血管有着极佳的保健作用。山茶油沁的花生米那叫一个香,神奇的是基本不回,一直酥脆;阿杰还爱用来做汤等素食菜肴,尽显果蔬本味。
烹调复合油
葱油:
原料:香葱或大葱(餐厅通常香葱、大葱、干葱同时用),植物食用油(以无特殊芳香味的为佳)。
做法:油入锅烧热,加入葱段一起小火浸炸,待葱段水分全部浸干,变成菜松状,去渣留油备用即可。
用途:葱香浓郁,可拌凉菜如菌类(木耳,金针菇,杏鲍菇,羊肚菌…),笋类(苦笋,春笋…),鲜甜果蔬类(葱油黄瓜,芦笋…),清淡荤菜(葱油耳片,鸡块…)及面食(面条,葱油饼…)。
糊辣油
原料:干辣椒,干花椒,食用植物油
做法:食用植物油入锅烧热,加入干辣椒和干花椒,小火炸制,至干辣椒呈琥珀色,捞出花椒和干辣椒另做他用,油即糊辣油。
用法:除葱油相同的用法外(葱油饼除外)用于拌爽口泡菜,那个酸爽香简直不摆了,还可用来拌肝片、腰片、螺片等腥味稍浓的荤食。
先介绍这两款吧,调味料告一段落,没提到的比如红油(辣椒油)等会在后面的菜品中详细介绍。下周起分享食材,让做菜变得简单,是阿杰一直想做的事情,“阿杰食话”和您一起分享美食,期待留言交流,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