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晾衣记
在嵊山,晾衣服是从来不用衣架的,房前屋后。拉两条绳子,然后将洗净的衣物搭在上面,再用塑料夹子将它们固定住。院子里的阿婆告诉我说,岛上海风大,只有这样,衣物才不会被风吹走。我突然想到我的心,如果没有被他物紧紧攥住,是否也会随风飘零呢?
2、更衣记
饭罢,阿姨便催促我稍作休息,正欲拉上窗帘换睡衣,回身的刹那却发现她已经宽衣了,原来在嵊山,换衣服是毋须遮掩的,这让我怀想起刚刚挥别不久的大学生活,想起四年来豪放惯的自己总是不拘小节地将衣柜门一开就匆匆更衣的场景。作别青春,然后也话别这样不羁的生活,强忍泪水给自己贴上验收合格的标签:文静、淑女、优雅、知性。“冬蕾,还不换么?”我回过神,入乡随俗。
3、关于雪纺
这个题目,貌似与嵊山风牛马不相及,是的,假如你没有到过嵊山,定不会感受到身着雪纺的快乐。小时候,喜欢这样的影视镜头:一位绝世美女,身披白色纱衣,立在山崖或者空旷的高地,极目远眺,任凭衣袂风飘,不知是人羽化成仙还是天女偷下凡尘,那种遗世独立的姿态与超尘脱俗的冷艳仿佛一站便能跨越几个世纪。不小心,也穿了一身雪纺,如此轻盈的质地几经海风的吹拂,心也跟着柔软起来,这让我不禁有些疑惑:那久久立于望夫崖上的女子定也是身披纱裙,为什么江风徐徐却吹不起她的衣衫,反而风化了她曾经那样柔软的心呢?如果注定要失望,我愿身披雪纺,伫足海边,那么,哪怕地久天长,我的心依旧会留有一丝温热。
4、关于晕船
利群有这样一段堪称经典的广告词:“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但如果此行是去嵊山,那么这场沿途的风景将会看的无比痛苦。或是从沈家门坐将近六小时的直达船,或是从定海出发,坐四个小时的快艇(中途需要转程),无论哪种方式都不适宜用来欣赏沿途的景致,因此,喜欢看风景的人,选择嵊山是需要勇气的。在嵊泗逗留了一日,托宾馆的服务员买好次日一早发往嵊山的船票,害怕在船上吐的稀里哗啦,喝了杯水就匆匆赶往码头,依旧是那样小小的脏兮兮的客轮还有严严实实地紧裹皮肤的海腥味,这些让自己突然怀疑起到底是去旅游还是去逃难。没有什么可以作为对这片难得一见的蔚蓝的海的馈赠,于是,我无比慷慨地吐了一地。
5、褔善寺中的麻雀
清晨五点,上山去天后宫还愿,烧好香后路过与之毗邻的褔善寺,于是打算也进去烧上一炷香。烛火是不准带入殿内的,在殿外烧香毕,想进去跪拜,帮一踏进门槛,空旷静谧的殿内惊飞起一群麻雀,先是飞速地逃窜,然后又安然地落在大殿四周的十八罗汉神像上。清晨的阳光透过山上的薄雾射进殿内,几个负责清扫的和尚懒懒地擦拭着龙庭与神龛,灰尘扬起,在朦胧的光束中蔓延开去,质朴而又美妙。这让我想起了寒冷的冬日,每个有阳光的午后,母亲总会抱起被子搁在窗台上,一边翻动,一边轻拍,阳光中,也是这样飞舞的尘,细细密密,温柔地几欲将我的整个身体包裹起来。“嗖”的一声,一只小小的麻雀扑打着羽翼向着那一束飘满灰尘的光扑去,就像冬日里阳光下的自己,被浸润在暖暖的尘中。我追寻着它远去的方向,难以言说的快乐满满得一点点溢将出来。才情可以讲哀愁放大,何尝不可以同样将快乐放大呢?一束光、一抹尘、一只麻雀便足以让我拾掇起久违的喜悦。只是很想很想问一句小小的你:“当你扇动双翅雀跃而起的刹那,你是否也感受到了快乐?”
6、情人石&望夫石
到过嵊山的人都知道,在大玉湾附近的沿海公路边有一座大礁石,由于其造型酷似一对相依相偎的情人而被命名为“情人石”。凡是匆匆过往的人,无论是有情人的,还是没有情人的,都颇喜在此前留影,想来爱情的确是亘古的母题,她可以如此理直气壮地羁绊住行人的脚步,然后又霸道地撵你出局,不给一个说法。“过来这边看。”陪同的叔叔伸出手拉我爬上公路边的一块小礁石,跨越了护栏,低头望去,脚下几米处是一片沙滩和一簇簇嶙峋的礁石,我倒吸了一口冷气,不忍看。“你从这个角度看看那情人石。”我朝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这是情人石面朝大海的侧面,由于长年经受海浪的洗礼,岩壁长出了青黑色的类似苔藓的东西,远没有背海的那面来得鲜亮。“像不像是一个坐在海边的女人。”这才提醒我去观察它的形状,的确,角度一变,方才相依偎的情人顷刻间变成了一位面朝大海,翘首盼望的女子。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石头是冷的,所以望夫崖上那由人站成的石头也是冷的,才至于我可以如此泛滥并且不动声色地将她们写进我的文章里,此刻,我和她如此接近,又那样遥远,人心真能变成石头么?时隔这么久,我才真正读懂。多想,给河流一个温暖的渡口,给爱情一叶轻灵的兰舟,给别离一眼动人的回眸。风雨清寒,孤独难耐,请给山峰一顶帽子,给望夫石一个孩子,让所有的坚持与等待有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