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为,两年的军旅,是可以写成故事,发表出来,给我的读者听,就像两年前临别时录的电台,说我两年后会回来,跟你们讲部队的故事。
可是回来将近两个月了,除了跑来跑去地办手续,碎片化的时间都用来看书了,看传播学的书,写开题报告,跟所有大四的学生一样,波澜不惊,蠢蠢欲动。
回过头看,两年前写得东西太软,没有理论支撑,很多感性话语,思想偏激,不讲道理。也是,两年前的确是个满脑子诗和远方的少年。我曾对自己说过,愿你当两年兵,归来仍是少年。我觉得我还是我,以前喜欢的东西,如今依然热爱,只是一些事情,如今想来,的确是幼稚的。这不仅是由于年龄的增长,更多的是两年军旅的锤炼。
所以我想了好久,还是打算打开这个公众号,虽然我的读者只有几百人,虽然你们跟我一样,年龄相仿,对未来充满热忱,或是抑郁低沉,孤独落寞。像一个老友,我挂念你们,这两年,对我而言,像是被偷走的两年,对你们来说,人生一直在路上。我不知道你们做了什么事情,去了哪些地方,经历了怎样的风景,遇到了什么样的人。但我谢谢你们,让这个公众号,沉寂的躺在列表里,或许是由于曾经的情怀,又或许是慢慢地遗忘而不去取关,无论如何,我感谢你们,曾陪伴我度过了诗和远方的时代。
两年是个宽泛的概念,但对我来说,是具体的七百多天。每一天都很枯燥,每一天都在盼望终点,我实在无法像电影里演的那样跟你们陈述辉煌故事,这两年我变成了一个不爱吹牛逼的人,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曾经战斗过,那也只是人生的经历,我很诚实的告诉您,这两年,我每一天都在盼望退伍,但回过头,我一点都不后悔这两年。为了这两年,我曾经努力过两年,为了弥补高中时代犯下的错,为了将手上刀疤的影响抹去,我一个人在厦门东奔西跑,去了无数次医院,找了好多次医生。我至今都记得,2017年,当金砖五国元首汇集厦门的时候,我像条狗一样在风里雨里奔波。那年在上海外滩,得知体检通过,竟在游人如织的黄浦江畔喜极而泣,但我觉得,人为了梦想而哭泣,一点都不丢人。
这两年我去了很多地方,干了很多工作,用过很多武器,打了很多子弹,知道了很多东西,但这些都只是一段经历。对我震撼最大的,其实是平凡的力量。我觉得,大学的生活是浮在云端,是在象牙塔里,是在温床上,我们所见的,所想的,只不过社会的拟态景观。如果想了解这个世界相对真实的样子,就要去最苦的地方,最平凡的地方,最贴近泥土的地方。我很荣幸能做个平年代的战地记者,用我的奥林巴斯EP5记录了军旅路上的很多点滴。在最冷的时候去东北的边陲,在最热的时节到闷热的深山,在一片荒原里搭帐篷,在野地里洗澡,在坟头抽烟,这些碎片化的场景,就是我军旅生涯最深刻的记忆。我看到年迈的老人在荒野的生活区捡垃圾,看到成群结队的农民在靶区捡弹片,那种一哄而上的场景,我记忆犹新。我知道人心的谄媚,也知道战友二字的分量。我记得那个高烧的夜晚,18岁的家雷把自己的大衣盖在了我的身上,那是零下十几度的夜晚,是深山的夜晚,是帐篷里的夜晚。我受过伤,挨过骂,甚至差点被处分,如今说起来,真是有许许多多惊心动魄的场面。我携笔从戎,在军网发表文章,又作了广播台台长,有些时候我想,这些也称得上是我的芳华。
退伍前一天,全营正在听军旅歌曲,我擅自切了歌。放了茄子蛋的《浪子回头》,我说出了问题我顶着,然后默默地关上门,静静地听这首闽南语的歌曲。渐渐地眼泪就留下来。
因为我觉得,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是可敬的。我的青春可能也渐渐地消逝,成为了一段经历,一个故事。
回到学校,同学们都毕业了,学校还是学校,但物是人非,人走茶凉。我把军装静静地挂在衣柜里,尽可能地融入曾经的生活。
我去当兵的时候,中印冲突,我大三结束,父母亲友都说,别去了,很危险。我只知道我的人生必将经历这两年,我知道有一天我会想清楚很多事情。
我走的时候,手机还没有全面屏,地球也没有流浪,元首在厦门开了金砖会议,满世界都在讨论中国有嘻哈。今天,厦门地铁已不觉新鲜,吴亦凡的面依然又长又宽,我还是那个丑不拉几的少年,很多的感情已经变淡。
我的读者们,你们大概也已经毕业,工作,甚至结婚生子。只是我想告诉你,今天,我们依旧有梦,有文学,有携手共游世界的旅行,杯子碰撞时,我们听到的,不是梦想破碎的声音,而是美丽人生的赞歌。
希望你一切安好,如果有心事,告诉我,我会回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