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坏人,因为混的好,有条件帮助父母。看起来很孝顺。
一个好人,因为混的差,帮不到父母。但未必就不孝顺。
孝顺是一种道德,衡量的标准却时常是物质的。
一个人的人生是成功的,他看待问题的视角就有可能是积极的,正向的。对父母的态度同样如此。
一个人的人生是失败的,他看待问题的视角就有可能是消极的,负面的,同样也会影响到和父母的关系。
孝顺与否与一个人从小的家庭教育也很有关系。好的家庭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性格往往是健康的,和父母的关系就会比较融洽。
那些家庭教育缺失的,甚至从小经常需要面对父母的责备甚至打骂的孩子,性格有时候就会有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就是心里的一个个坑,甚至需要他们用一生的时间去补补缝缝。
这种人,家庭关系往往难以和谐。
有人说老人最需要的是两个字——陪伴。但是诺大的年龄了,“陪”在老人身边啃老的又何曾少见?
有人说孝顺与否关键要看两个字——走心。可人心又是最难衡量的。
走心与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真正如此做的人,也许就觉得不足为外人道。品德美好的人,更不会因此到处炫耀。
有人说孝顺是一种传统,传统的东西必须要无条件的遵从。
我觉得,传统的东西,好的是财富,不好的是包袱。比如“父在不留须,母在不庆生”这样的,就被人们毫不客气的扔到了历史的垃圾堆中。
孝顺是一种私德,外人看不见,更看不清,还是少说为好。
更不要站在道德的角度去评价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