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句话,在中国喊了十几年,几十年,但一直都没喊清楚过。

赞同者说,好的学校就是起跑线,所以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于是带着孩子到处择校、参加各类补习班,逼着孩子学学学。

反对者说,人生是场马拉松,起跑线根本无用,最终比得是谁跑得久。可是怎么跑,怎么久,说不清,没有一套具体的方法论。

其实两者都错了,还真有一条起跑线。只不过,前者站错了线,后者根本不知道有线。 大家不妨猜猜这条线在哪里?

其实,这条起跑线就是——

社会兴趣

首先,解释下什么是社会兴趣——

社会兴趣,是指对他人总是保持一种合作与开放式的姿态,对融入一个陌生的群体有着浓厚的兴趣。

你的朋友很多,这叫不叫社会兴趣?

不叫!

因为社会兴趣必须包含以下2个条件:

1、不是对熟悉的人有直接的感情,而是对周围的,包括陌生人都有一种不抱直接目的感情。

2、他还要有对现状认可、对未来乐观。 这两点加起来,才叫“社会兴趣”。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社会兴趣呢? 三条标准:

1、他是否喜欢与人合作,并习惯性的帮助他人。

2、他在与人交往时,是否有“给多于取”的倾向或是习惯,哪怕是在日常平等的交易交换中,他也习惯于让自己付出的大于自己的所得?

3、在与人交往中,他是否总是试图和对方保持同频共振,而不是自说自话?

这3点总结起来,其实就一个重点——

给予>索取

如果一个孩子在受教育之初,就在认知中建立这样一个不等式:

给予>索取

孩子一旦站在了这条起跑线上,他就具备了成功的底层基因,这比孩子能否考上清华大学重要的多。

所以,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真是一个伟大的真理,只是很多人站错了起跑线,把球踢进了自家的球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