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观看了《蚁人》,对于故事写作有一点小感想,个人觉得好莱坞在编剧方面真的是炉火纯青、套路满满。
中国传统文章创作讲究“文似看山不喜平”,故事写作或者剧本写作同样如此,平平淡淡的生活是没有吸引力的,至少是无法吸引观众的眼球的。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平平淡淡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他们也渴望轰轰烈烈的人生,当现实无法满足自己的愿望的时候,他们就会将目光转向虚拟世界,比如电影、电视、小说、故事、游戏等方面,期望在这些方面宕荡激昂的情节能够满足自己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优秀的编剧或者作者,在描写故事情节的时候,总是能够出人意料,给你惊喜,当你以为故事会这样开展的时候,作者却从其他方面另辟蹊径。当你以为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却总能在枊暗花明处发现又一村,让你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聪明机智。这其实就是考验作者的写作能力,是作者与读者的智力游戏,一个蹩脚的作者,写出来的都是常见的套路,都是烂大街的情节,这样的故事是无法吸引读者或观众的。你要知道,读者都是受虐狂,你只有不断地虐他,才能给他带来无限的快感。而虐读者的最好方式就是你创作的冲突情节永远让他猜测不到,永远超出他的期望,永远牵着他的牛鼻子拉着他走,这会让读者产生一种奇痒难耐的感觉,让他无法抑制,情不自禁地跟随着你的故事情节往下走。
冲突,总是最能调动观众的情绪,你的故事情节的吸引力就建立在冲突之上,你要将一个个冲突安排好,就好像用力甩向湖面的石子一样,在观众的心湖里泛起一个个越来越大的波澜,将主人公推向惊涛骇浪的漩窝之中,使他的处境越来越艰难、越来越惨,似乎他是全世界最不幸的人,正在遭受永远无法翻身的厄运。当主人公一步步滑向命运的深渊时,故事就成功地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当结局来临,主人公克服自身缺陷、战胜命运时,我们才会由衷地替他感到高兴,似乎主人公就是我们的替身。只有那种手心都攥出了汗,全场都屏住呼吸,一刻都不敢放松,甚至让观众大气都不敢出,或者让人尖叫连连,这样的情节才是让人酣畅淋漓的好情节。
冲突,就像小品中的包袱一样,要不断地抖出来,一个接一个,抖个不停,似乎那是一个神奇的魔袋,似乎那是包容天下的乾坤袋,就像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一样,让主人公遭受九九八十一难,一难都不少,才能让他功德圆满,才能让主人公修成正果。
当然,冲突情节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不能是冲突的简单堆积,不能是为了冲突而冲突,要给人一种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感觉,各个冲突情节之间要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不能将一堆无任何逻辑关系的冲突情节摆在一起,以为这样就可以营造一部好的作品。
回到《蚁人》这部影片,在斯科特成功潜入皮姆科技公司,以为就要将黄峰战衣拿到手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是达伦.克劳斯设计好的圈套。这让我以为这事要黄了的时候,故事又峰回路转,斯科特用放大器突破了僵局。当斯科特追击逃跑的达伦.克劳斯时,以为故事就要结束了,想不到达伦.克劳斯变身为黄峰战士,又开始了与斯科特的大战,电影进入到了最激烈的阶段。在影片最后的时候,电影又展示了汉克.皮姆未完工的一代战衣,为《蚁人2》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