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在这里的最后一晚。毕业后住了两年,在广州四年,就像又上了一场大学,前两年是研究僧,后两年是社会大学。
我没有想过我什么时候会真的离开广州。当初来到这座城市读研,完全是因爸妈在这边,想要多陪一陪父母。因为大学在太原,一年只有两次回家,那四年,离家远,家里很多事顾及不到,因为愧疚和担心,就来到了这个城市。
广州,是一个我一开始并不喜欢的城市。最让我受不了的是它没有四季,没有春夏秋冬变换的美丽。一年四季,这里都是一片绿,一直都有花开,春季很短,大半年都是夏季,冬天更短,很多时候基本一年只有两季:不那么热时可称为春,其余都是夏。在这座城市,感受不到春的万物生长,看不到万物凋零、黄叶漫天的秋,更百年难见一片雪。永远是燥热、又湿又闷的天气,三四月份时还有特让人难受的回南天。我很喜欢四季分明的地方,喜欢在不同季节有些不同的感受。
而气候环境本就注定了这座城市的不同。所有需被新陈代谢的落叶和果实,都是在春季时凋零。在这里,你能看到树上一边落黄叶一边冒新芽。在十月、十一月时,其他城市的树木开始光秃,散发秋的凄凉。而在广州,风一起时,散落一地粉红色的花瓣,颇有种《红楼梦》里林黛玉葬花的情景,很是唯美。夏季里的雨很个性爽快,要下就立马猛地一波,下了五分钟就立马收。这里每个月都有不同花的花期,什么时候都可以看到花瓣。在二月,从寒冷的老家回到南方时,看到一路的红花,内心颇为温暖。这都是我在这里生活中慢慢发现的美。
广州是一个很杂的城市,地铁街道总是很嘈杂,这里什么人都有,每类人都有自己习惯的生活轨迹,每天擦肩而过,互不理会。这让广州是一个很包容的城市,既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也有很多广东本土人,还有大量东南亚地区和非洲地区的人,这里的人彼此交流不多,接地气的很多,很多元素都同时存在,它可慢可快。在今年评一线城市里,网上调侃广州该退居二线了。它的确没北京宏大,没上海国际化,没深圳有活力,但它又什么都融合一点,人们就爱吃吃喝喝,扎堆的依然在扎推,小资地自有小资的地。交通便利、设备齐全、饮食丰富,广州自有它的魅力。
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广州印象,包括广州不同的区都各自有特色。据说有权的人都在越秀区,有钱的人都在天河区,普通老百姓都住在郊区。我是一个文艺爱好者,乐于去挖掘一些有关书店、音乐、戏剧相关的东西。在广州这几年,我基本去过了广州所有有特色的个性书店,每发现一家小众书店我都很兴奋,从名称、装饰到设计展示和书的筛选,都可以表明一种态度。因为喜欢民谣,我发现了不错的livehouse。因为喜欢看风景、拍照,我有一条自有的旅游路线,看老广州和新广州的美景,我知道那些如画的地方。
而现在,我终究是离开了广州。可能是暂时,因为我并不确定眼前这条路。去年,我去了很多城市旅游,基本已经走过所有的一二线城市,因独立生活培养的自理能力,我喜欢旅游时住民宿,住到陌生人家里。而奇妙的是,在这些城市,我能很快地融入到这些城市生活中,不管是出行还是游玩。城市之间有太多相同的元素,好像我在这里跟在那里,我的生活方式并不会有特别大变化。这让我感觉到离开一个城市,进入一个城市,对于我们这种在外生活的人差别不大。不同的是城市的环境和生活的氛围。我最喜欢的还是成都,我忘不了在成都巷子的石墩前坐一下午的时光,虽然是一个人,但很惬意地坐那吹着风,看着人来人往。没人在意我,我就看看天空、享受迎面而来的凉风,时间真的变得很慢,这是个能让人觉得很舒服的城市。
而人生有些选择,是无法轻松自由的,在束缚得失里,不得不做一些舍弃。我回到爸妈所在的地方,即将走一条在他们看来稳定有保障的路。这是我妥协的结果,我承认我在最终的选择中怂了,屈服了,因为我找不到让我兴奋的道路,只能走他们说的道路。但这还不是未来,我知道这个时代还是很有多可能性。
离开广州,为了改变,改变有好有坏,但我总是向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