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行走在信息2.0之路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短暂的暑假互加计划培训即将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很荣幸听了四班所有课程内容,真是让我们农村的老师的视野更加清晰,急需提升的地方很多,从王子开始微信小程序使用便捷,到唐老师技术支持下学习改革和信息素养的提升PPT的制作、两位思思老师跨学科思维导图及钟老师PBL,其实每一节课如果我们用心去做,收获都是无比的放大,现将我们单位研修计划呈上,在研修过程中会不断应用cctlk平台进行学习互动交流,希望同行们给予指正,提出宝贵的建议我!
混合式校本研修计划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意见》、市、县的相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有效推进我校2.0提升工作,有针对性开展校本研修,跟进新课程改革步伐。特制定混合式校本研修计划:
学校信息化基础条件
(一)学校硬件建设情况
计算机80台,打印机8台,一体机1台,计算机教室1个,学校安监系统一套,电子白板12台,校园音响系统1套。
(二)平台环境、网络环境
学校充分利用好国家、吉林省教育服务平台,依托松原市教育资源服务云台、学乐云共享平台开展信息教育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目前学校接入10兆光纤专线,基本能满足信息化教学办公需求。
(三)师资队伍现状
学校目前有教学班12个,在校生300人。学校在职教师80名,学历达标率为100%,高级教师15人,专任教师64人,兼职网络管理员1人。45岁以_上教师占教师总数85%。
二、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
(一)校本研修整体目标
1.巩固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师德修养。
2.拓展教师专业知识、不断充实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骨干教师成长。
3.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结合。
4.构建团结协作团队,使教师在学习中自我提升,在同伴互助下自我发展,在专家引领下自我完善。
(二)学校年度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
(1)完善已有的校本教学资源库;用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区域教育资源平台。
(2)加强集体备课,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备课质量;分层培训信息技术,对不同年龄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
(3)完善已有的校园网建设,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对已有的备课制度、上课制度、听评课制度等进修修订,使之符合信息化教学要求。
(4)提高学校网络带宽;加大WIFI覆盖范围。
(5)改善信息化演示课件的质量,增强课件的可读性;加强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三)学校信息化三年发展目标
(1)通过“一师一技”活动,以点带面和集体教研备课等形式实现团队协作,教师信息素养得到全面提高,运用平台为技术支持,全面实现探究学习;
(2)每年度设计一项跨学科的校本探究学习活动项目,争取参与人数达到任课教师总数的50%以上,两年内完成初中阶段涵盖全部学科的微视频学习资源;
(3)通过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第三年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创客团队。
(4)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在智慧校园基础上实现与国家、省、市资源平台的无缝对接,全面实现信息技术2.0工作目标。
三、为了确保目标的实现,学校采取的措施
(一)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全体中层干部、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根据校本研修工作的性质和要求,领导组下设校本研修检查小组,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教导处三位抓教学的主任担任副组长,各教研组长为成员,全面负责校本研修的过程性工作。
(二)尝试对教师进行“微认证”,改革教师业务评介机制。
(三)将教师信息技术成果作为评优、选先、晋级加分项。四、学校校本研修主要内容
本着高效实用原则,我校设计了如下研修项目。
(一)提高教师数字资源的检索、判断能力。
一是对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主题学习资源包、电子书、专题网站的应用等。二是判断资源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使教师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教育教学活动,目标实现途径:通过校本培训和自主研修完成。
(二)提高教师演示课件的制作与应用水平。
演示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是我校50岁以上老师主要研修内容。一提高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能力。要注重知识要点的整合提炼注意避免教材文字堆砌和搬家;要通过表格、标志符号、图示或超链接等方式清晰地呈现内容结构;要考虑合理进行内容布局和色彩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