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表述清楚了,就解决了一半。
——查尔斯·F.凯特林合适的框架回答了“我们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或机会”。
很多时候,这一本质问题的答案还未清晰,决策就已经做出了。
(很多人对于自己面临的问题都还没有搞清楚,就从匆匆忙的寻找答案)
我们没有为决策制定一个清晰的目标,没有有意识地 确定自己的设想,或者没有考虑到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的界限。
决策“框架”回答了“我们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或机会)”。
决策框架由三部分构成:
(1)做出决策的“目的”;(你想要什么? 面临的机会和困难)
(2)“范围”,要包含什么、排除什么;(选择和决策的范围)
(3)我们的“观点”:你的看法、要做出决策、需要进行什么样的谈话等.
必不可少的条件,衡量事物的标准,关键的选择点.
Eg:高考毕业想出国or工作晋升想要继续的读研-目的
个人意愿想要飘洋过海,去到“米国:是不是要考虑学校和专业-范围
工作晋升想要考研是不是要考虑科目,时间和预算-范围
针对个人的喜好,就会有想去的学校和比较偏向的专业-观点
框架的关键组成部分
-决策框架使我们踏上界定我们致力于解决的问题的路途。
我们很容易根据别人扔过来的框架跳入一个问题——或者根本没有思考框架就开始行动。但是,以上任何一种都会引导我们去解决错误的问题。要制定更好的框架,我们需要退一步,根据框架的三个组成部分——目的、观点及范围,有意识地思考当前处境。
(下一节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