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章主要是在讲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取舍。当菲利普斯曲线移动后,决策者会面临更艰难的权衡取舍。比如,当总供给大幅度增加时,降低了产量,但又提高了物价水平,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使菲利普斯曲线移动,那么达到自然失业率,通胀更高。那么如果决策者要降低通货膨胀,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那就是高的失业率。经济学家将牺牲率代表在通货膨胀减少一个百分点的过程中每年产量损失的百分点数来衡量代价。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第35.3-35.5章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写完第一篇,很多人看到了,很喜欢,今天接着来分享后面的五条经济学原理。 6、机会成本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做任何事...
- 菲利普曲线。菲利普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短期权衡取舍的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率是负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低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