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日,我们又相聚在晨阳教育一起学习。上次我很遗憾没有参加下午课程的学习,很庆幸今天佳程老师带领大家做了一个复习。印象深刻的是受害者和负责任的人分别的感受和行为有哪些。回观自己,似乎我经常都会处于一种受害者的状态中,指责别人,当然指责最多的人就是先生。
当铭鸿借由燕子的案例出发,慢慢地引导她,最后总结出在那个事件中她升起的情绪有愤怒、烦燥、无力感,她的需求是被关注、被理解。这些需求都是未被满足的需求,都和幼儿决断有关系。通过燕子的案例,我能看到自己每次因为先生说话语气的不耐烦就有情绪。我情绪背后的需求是被爱、被认可。这也是我听到赞美、表扬和肯定的话语时,我心里是特别的开心与喜悦。
下午课程中铭鸿详细地讲解了幼儿决断是怎么一回事。当一个孩子在小时候经历的一些事情都会形成印记,进入潜意识,成为他的一种信念。比如2岁半的孩子看到爸爸妈妈打架,会形成男人就不是好东西这样一种信念,以致于这个孩子长大后在两性关系中会有一些阻碍。4岁的孩子因洗碗时不小心打破了碗,如果遭受到家长的责骂,会感觉到我没有碗重要,我的爸爸妈妈不是很爱我。而我自己现在觉察到的模式是当情绪极度不好时(情绪极度不好的点就是先生和孩子都没按我的计划做事时)我会说出很伤人的话语是:我看到你们就烦,你们收拾东西走人,你们给我滚。有时我的行为是自己收拾好行李打算离家出走。我的理解是自己小时候一定是听到过这样的话语,看到过这样的行为。或者被这样对待过,但是我的意识层面不记得了,但潜意识是有印记的。因为从2017年春季开始我早上会冥想,直到现在每天早上陪孩子内观,只要静静地坐在那里,很多次眼泪莫名其妙地就流下来了。我知道那是自己积压了太多的悲伤和委屈的情绪。
接着铭鸿老师告诉我们爱的存款具体怎么做,表达时要用第一人称,不评判、不教导、不否定,透过事件看到对方闪亮的品质。想起前段时间夏令营回来时,我对先生说的话,谢谢你给我买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才让我拍出了好看的照片(当然好看的照片更多还是相机拍的,相机也是我曾经需要先生买的)。其实当他听到这些话时,我感觉他的内心是喜悦的。他也是需要被看见的。当我无理发火时,第二天他照样一如继往地对我好。透过这些事件,我可以看到他包容、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品质。
对于儿子,我回家时给他买了一袋饼干,当他吃时也让我吃。我的回答是:谢谢你每次吃东西时就想到让妈妈吃,你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晚餐时,儿子给我讲起他未来想当一个科学家,他要开很多工厂,他工厂每天生产出很多产品,卖出这些产品后他就有很多收入。他就是很富有的人,我的回答是:我听到你讲未来的梦想,会变得很富有,妈妈真替你开心。似乎他从小到大,尽管我们家经济不算很宽裕,但在孩子的心里我们是很富有的。
睡觉前我又给他强化了一下,我说:你吃东西时想到给妈妈吃,妈妈有你这样的孝顺的孩子真开心,我听了你的梦想,你会变成一个很富有的人,你会用你的知识和财富帮助更多的人,妈妈感到很欣慰。
晚上十点,先生还没有回家。先记录下我对他爱的表达吧!谢谢你从我们夏令营回来就每天早上起来煮早饭,然后出门去买馒头,让我有时间和儿子一起静坐。我发火时,无理取闹时,我说你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你都不会与我计较,你的包容与担当让我特别感动。你在外谈事特别晚回家,有时会喝醉,你做这些事情的最终愿望是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想让家里的经济更宽裕一些,想让我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夏令营回来后你拿回来了芒果、李子、猕猴桃,这些水果都是原产地的特产,因为你善良真诚、乐于助人、认真做事的品质打动了你共事的伙伴,所以每年总会收到很多礼物。你会说我在夏令营中拍的照片好看,写的简书也很好,我们一群人把夏令营做得很好,我们都很能干,做的教育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原来你也夸奖了我很多。我们在一起十多年,无论我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你都表示支持,都会说我的想法很好,你的爱就从这些细微的小事上体现吧!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我是一个有福报的人!遇见大家,彼此看见,共同成长!我们要像花儿一样美丽地绽放!加油!为梦想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