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孩兴趣班,我们家的故事说起来有一匹布那么长。
我小时候很羡慕哥哥会游泳、乒乓球,他被选中上业余体校才有机会学这些。我一直梦想学会一样乐器,也认为自己有唱歌天赋可惜小时候没机会学……
及至小孩四五岁,恨不得把自己的梦想全都翻出来,于是给她报了一堆兴趣班。
一宝先后上过舞蹈,乒乓球,游泳,古筝,朗诵,戏剧表演,书法,画画,识字,珠心算,TPR等等课外班。她还自己学会了轮滑和滑板。
要学的东西太多,时间不够用,每个假期都很难取舍。我和她爸希望她坚持古筝,乒乓球或跳舞,一动一静两个爱好足以让她终身受益。
每年报班的时候,我们都建议一宝别报画画了吧?但她不知是真的喜欢还是逆反心理作怪,每次都坚持画画要保留,其它可以不报。
我们对画画一窍不通,祖祖辈辈和美术沾不上边儿,从没想过以后让孩子学美术专业。不过当年虽然不看好,不认为她有这方面天赋,还是尊重她的意见,所以从三岁开始,一宝课外画画兴趣班没有停过。
小时候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她多了一个选择,初一开始,她决定报美术特长生,我们也觉得可行,毕竟文化分低很多,由此衍生出另一个好处,解决了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很多家长头疼小孩学习没有动力和热忱,“你放一尺他松一丈”。家长盯得紧,成绩好一点,家长松一松,成绩马上下滑。
有些家长很挠头,不知道小孩喜欢什么?没有特别喜欢的科目,没有特别喜欢的专业或以后特别想从事的行业,无可无不可,总之对什么提议都提不起精神,反倒有网络游戏等不良嗜好,缺乏自律,让家长操碎了心。
家长不可能把孩子拴在裤腰带上,靠人盯人监视,靠督促或限制手机都不是长久之计。孩子没有自己的喜好、没有内生动力,等于没有可持续发展动力,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我感觉目标很重要,有目标才有动力,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吃得了苦,才有坚持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目标不能是家长的目标,应该是和孩子的兴趣或兴奋点相关、由孩子自己找到并确立的目标。
一宝在初一的暑假去杭州玩,她爸爸带她去他的母校,路过中国美术学院,进去逛了一圈,她特别喜欢,回来后表示,她将来要考这个学校。
中国美术学院简称国美,是八大美院中第一梯队的学校,号称清(清华美院)央(中央美术学院)国三足鼎立。要考国美必须先考上斗门一中美术班(一中二中没有美术班),她从此有了自己的近期和中期目标。
一宝曾经很不耐烦背诵古文和诗词,但后来一看背下来直接拿分,她沉下心来钻进去反倒越背越喜欢。高考后很高兴地告诉我,这些题没丢分,我则窃喜诗词会长久滋养她的心灵。
数学一直是一宝的短板,她对数学又恨又怕。高中阶段每次考试的年级排名都是随着数学成绩起伏进退。其他科目成绩稳定升降幅度不大,数学成了上升空间最大的科目。冲刺文化课的三个月,一宝每周去老师家补习数学,一节不少,只有目标明确才有这样坚定的意志。
她确定要考国美后,专业方面马上开启了自动自觉自己加码的模式。别人还在放松的时候她已开始发力,从高年级的学姐身上找差距。中考后的暑假参加高年级的班集训了一个月,高一的暑假又提前到杭州集训了一个月。
当初她成绩上不去的时候,爸爸总批评她不用功,娇气,吃不了苦。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标签贴得大错特错了。无论是在中考前逆袭的阶段,抑或美术专业几年间的学习和集训阶段,还是高考前文化课的冲刺阶段,一宝都十分刻苦。
她吃苦耐劳的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搞得我们后来在旁边不停地给她踩刹车,劝她不要太拚命,差不多就行了。
按她的美术总分,可以报读同济大学甚至人民大学,但是她选择中国美术学院,我们尊重她的选择。
有一首儿歌这样唱道,“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夸夸我”,拥抱、陪伴和赏识是0-3岁婴幼儿的主要需求。等他长成儿童,可以上兴趣班了,尊重就开始成为父母的必修课。
中国人历来重视童子功,孩子的兴趣班兹事体大,非同一般。爱与尊重是孩子成长的阳光雨露,也应贯穿于发现、挖掘、培养、发展孩子兴趣,寻找孩子自我发展内生动力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