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原创)

在水一方/文

说起酒,其实我并不喜欢的,无论白酒,红酒,啤酒,鸡尾酒等等,我一概不爱。然而不爱并不等于不喝或者不能喝。可能是遗传我家老爷子的基因吧,酒我还是能喝一些的。不仅能喝,在我的朋友圈里,还算得上是一个小有酒量的人。

在诸多品类的酒中,我惯常喝的是白酒,也不是觉得白酒比别的酒好喝,就是因为白酒只能一小杯一小口地喝,不是那么容易饱肚子,边喝能边吃菜。

而啤酒,红酒等通常都是拿大杯子吹,一杯下去肚子就饱撑了,连菜也吃不下。我素有“好吃佬”之称,不能因为喝酒耽误了一桌子的好菜。当然,平时在家吃饭,我是从来不沾酒的。

闲暇的时候我也喜欢跟几个谈得来的朋友出来小酌几杯,我既不好酒,当然也就不会品酒。白酒无论是15年的贵州茅台,还是普通的二锅头,喝到我口里也都一个味—苦辣。红酒不管是1985的拉菲,还是普通的长城干红,我喝起来的感觉也就两个字—甜涩。

我和朋友小酌,也就是喜欢朋友们在一起轻松相聚的那种氛围而已。朋友相聚,高的桌子,低的板凳,大家围坐一桌,如果少了酒,似乎就拉不开话题,提不起气氛。俗话说得好:不喝,不说,不笑,不热闹。酒能把平时的闷葫芦变成话匣子,通常几杯酒下肚,大家把平时不敢说,不能说或不便说的话,就都抖出来了,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异常的热烈。

应该很少有看到一桌子人坐在那里,只是默默喝酒吃菜而不说话的情形吧。喝酒,我始终信守一个原则:喝好,不喝倒。醉酒伤身的道理我懂。所以我很少劝人喝酒,也很怕人劝我喝酒。劝酒在我看来,有点强人所难的意味。跟我在一起喝酒,随意就好。

我能喝酒,但我并不贪酒,跟朋友在一起喝酒,我很少有喝醉的时候。我可不是传说中的“千杯不醉”,只是我在酒桌上一贯能保持理智,只要喝到感觉有点上头了,我就停止,绝不再喝,不管别人怎么劝,都没用。

虽然这样会让人觉得有点不通情理或破快气氛,但是身体是自己的,我不能为了通情理或维持气氛而做出有损身体健康的事来。时间长了,跟朋友们相处久了,大家也就都能理解。

人生在世,有几个合拍的朋友很重要。隔三差五的,把大家约出来,几个人就着极合口味的小菜,一边闲话家常,一边悠闲浅酌,这未必不是生活的极致享受。

好友相聚,轻松自在,放下包袱,放下伪装,放下矜持,能喝则喝,待到酒至微醺,半醉不醉,看似清醒却又有点糊涂的时候,人心里头就会瞬间会放下了好多事情,那种似要飞起来畅快感觉真的令人神往。

所谓把酒言欢,那种温馨、喜悦、真实的感受,唯有跟知己好友在一起才会有的。我不喜欢应酬,更不喜欢商场上的那种酒局,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去喝酒,本身就是对酒的一种不尊重。藏着各种心机去喝酒,更是对酒的一种亵渎。

喝酒,我喜欢三五知己边聊边喝,没有喝酒的任务与压力,“浓妆淡抹总相宜”,不用装矜持,也不用撑豪情,随便喝,可以多喝也可以不喝,可以把酒言欢,也可以借酒消愁,或笑或哭或闹,随心随意。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喝酒,说到底喝的并不是酒,而是一种氛围、一种感情、一种需求,甚至是一种背后的故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禁酒令颁布之前,人们见到了酒,就像蚊蝇见到了血,虎狼见到了肉。那情形,简直是嗜酒如命啊!禁酒令颁布以后,人们对于酒...
    贺承德阅读 145评论 0 3
  • 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
    民間酒師阅读 4,836评论 0 35
  • 文/冬少爷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千里共婵娟、、、”。这首耳熟能详的著名诗词,出自于宋代名家苏...
    冬少爷阅读 593评论 7 10
  • 喝酒是好事,但是喝多了不仅伤身,还伤害感情。 周六同学过生日,特别隆重,红酒,白酒,啤酒都准备得有,寿星是真心实意...
    曦恒纤阅读 252评论 0 1
  • 在中国的饭桌之上,喝或不喝,从来都不是问题,喝多少才是。 6岁那年,梁实秋第一次醉酒。致美斋的雅座里,他第六次起身...
    Eleven黄阅读 441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