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你始终不懂人心,游离于世俗。但愿你没有秘密,自白于人间。如果这但愿,让你历经苦楚和伤心,你需了解在肮脏的池塘中,每一样活着的生物都很洁净,希望你喜欢活着的感觉
——桐华
昨天,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写下这样的一句话:入了律师这一行,便知道坏蛋是怎样炼成的。诚哉斯言!我想每一个在律师行业有过经历的人,不敢说感同身受,但大概也会有此体会吧。总有那么一刻会让你深受刺激,倍感失落,然后你的底线一再坠落,一再沉沦。你也就开始能活得舒服了。
最让难以忘怀的一句话是,在《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扉页上写着这样的一句话:“律师,我以为,也曾经是孩子。”大概只有那些在历经坎坷磨难之后,依旧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的律师,才能真正理解这一句话吧。“也曾经”,就这三个字的背后,包含更多的可能是遗憾、失望。律师,成了一群长大了的人,而且还要在这群人上贴上“律师”的标签。我这就是我们的遗憾与失落。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孩子走过来的,可是我们对孩子真的理解吗?辛弃疾的一首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我也看到过丰子恺先生笔下的孩童,无论是先生的散文,还漫画,都将孩童表现的生动活泼,真挚淳朴,天真浪漫。与孩子相处,总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但在看到茨维塔耶娃的《书本后的妈妈》的时候,尤其是看到:“妈妈打幻想醒来:孩子是——痛苦的散文。”我大概在看完《茨维塔耶娃传》这一本书之后仍然无法理解这样的诗句,但我还是能够隐隐约约的看到那一种深刻的、犀利的痛苦。诗人将母亲全神贯注阅读的残酷真相震撼着我们——“孩子是——痛苦的散文”
从“律师,我以为,也曾经是孩子”到“孩子是——痛苦的散文”,我似乎想读懂律师——为什么从孩子成为一个律师?在《书本后的妈妈》一诗中我们看到的没有任何感情交流的情景。所以,作者揭示的真相是“孩子是——痛苦的散文”。我们对自己的孩童时光总是充满感情的,是因为那段时光里流动着的就是充满着爱的感情。而长大了,涉世越深,便越会明白:人心险于山川。
曾经在网上流传的很广的一段话,就是描述法律人立足于社会需要怎么样的“脱胎换骨”。这几年在律师行业的经历,才发现那是多么真实的描述,融入这个社会,多半是与这个社会“同流合污”,在逐渐被不断的“职业化”中恍惚觉得“可能真的是这样”,这样的认同感一旦产生,我们也就是个“律师”——曾经的孩子——痛苦的散文。
行文至此,我蓦然想起:兴许能说的终是些陈词滥调,不能说的也终究未说出口。以上所写终是些陈词滥调,而那些不能说,不便说的,还是没有说口。这也便是我的遗憾与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