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永安县里,有个乔生那是生得仪表堂堂,剑眉星目,其祖上三代也出过进士,到他这代家道中落,家里只有几亩薄田度日,而乔生对农耕之事是一窍不通,只得外租于农户帮忙料理,勉强可以度日。
一日,乔生与友人临江饮酒,酒意微醉时,友人道:乔兄,想我等堂堂的饱学之士,空有一身的才情,但却报国无门那,他赵氏子孙空有祖宗天下,不思进取选择偏安一隅,实在是我辈不耻。乔生道:哈哈,兄长所言极是,喝酒喝酒,两个谈话之间,有一秀船经过,秀船之上一美艳女子,生的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乔生观此女子惊为天人,看得如痴如醉,那美艳女子看见乔生如此模样,抱扇一笑就进去船舱,乔生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与友人又喝了几盏就告辞各自归家了。
过了几日七夕灯会时,星光璀璨,好似那火树银花不夜天,其美景美不胜收,街上人头攒动,盛况空前,乔生和三五好友一起去逛灯会,行至桥头时,乔生看见前几日的美艳女子,心中大喜,告别友人,急忙追赶那名女子,行至江边秀船时。
那女子回头到:大胆登徒子,我父兄多在船上,小心没你好果子吃。
乔生答道:小姐莫要误会,小生自那日在江边有幸目睹小姐芳蓉,心里对小姐是心心念念,今日有幸在见到小姐小生心里好不欢喜,所以才跟随小姐到此处,心里没有其他意思,请小姐不要怪罪。
那女子见乔生如此痴相,笑道,好个痴人,我要回去了,你也走吧。
乔生道:敢问小姐芳名。
那女子笑道:玉瑶
乔生日: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好名字,好名字。在看时那以没有那女子的踪迹。自那日后,乔生一连几月守在江边,只为在见玉瑶,但都不见玉瑶的身影,乔生对玉瑶的思念越来越深,茶饭不思,形体每况愈下,终于还是病到了。
友人也来探望几次,但都不见好转,半个月后乔生病逝,其魂魄被小鬼带到城隍处,城隍翻看户籍时发现,乔生本可活到七旬,但现在就了报道本是不该。
城隍问道:乔生你本可以活到了七旬,但现在来我处报到,这是为何啊。
乔生回答道:城隍大人,小人因在阳世爱慕一名叫玉瑶的女子,但见过两次面后就不见踪影,小人思念成疾,郁郁寡欢,这才到此处。
城隍道:好一个痴情男子,你所说的玉瑶我道是知道,她本是王县令的女儿,王县令在宁波做官时得罪了当朝权贵被罢了官,回乡途中,当朝权贵派人化妆成强盗,杀了王县令家一家七口,只因王县令一家被人冤杀在加上王县令的户籍不在此处,所以无法投胎,现在已去枉死城的路上拉,你的阳寿未尽,你还是还阳去吧。
乔生:城隍大人小人心中爱慕玉瑶姑娘,闻得王县令一家的悲惨遭遇,男子汉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可恨那权贵目无王法,草芥人命。小人想再玉瑶姑娘一起,我不想还阳。
城隍:痴儿,痴儿,你可知道进入枉死城你就无法还阳拉吗?
乔生:百死不悔。
乔生在枉死城里找到了王县令一家,玉瑶为乔生真情感动和乔生在一起,森森鬼蜮,漫漫黄泉,诉不尽的肝肠寸断,道不完的儿女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