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5我思故我在84/1000学习成长81(1h)未计入软件
民间有句俗话,叫“一个好汉,三个帮”。 马克思有句名言,叫“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这两句大俗大雅的话话说明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都有与生俱来的社会属性。
道理很简单,然而真实情况却往往相反,越是好汉,越不容易在生活中实践这个简单而质朴的道理。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虽然浮夸,但很喜欢交友。因为朋友多、朋友铁,有人在官场上替他撑腰,他的仕途也非常顺,37岁的时候就当上了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
当时知道要朋友帮忙,是因为他还没把自个当好汉呢。一个人心理没膨胀的时候,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的时候,都知道要靠朋友帮忙,等他真把自己当成了个人物,心理越来越膨胀,越来越目空一切,也就是越来越把自个当好汉的时候,他就会忘了“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篱笆三个桩”的简单道理。
当他他出山办团练,开始雄心万丈地要收拾太平军的时候。就把自个当英雄、当好汉,忘记了这个道理。
墨绖出山后,几个如狼似虎的弟弟都要跟着他出山他说自己能搞定,在几个弟弟反复要求下,他才带了最小的一个弟弟曾国葆一起到长沙办团练。
到了长沙,在巡抚张亮基和湖南众名士的推崇之下,虽然只是办团练,曾国藩却感觉像是在负责全省的军务。对当地有起义倾向的堂会、帮会展开了频繁的军事行动。其痛下杀手,到处围剿,不仅雷厉风行,而且雷声震震,可以说动静非常之大,以至于没干几天就被人骂作是“曾剃头”、“曾屠夫”,不惜与后来的湖南巡抚骆秉章闹翻,甚至还越权管理绿营的军务,这下,反对曾国藩声浪,在长沙,在湖南,一浪高过一浪。。
他是好汉,他很悲情,他孤军奋战。他还专门给咸丰皇帝上了表,指责湖南当地的官员阻挠他办团练,最后请了圣谕,可以按他的方式独断专行。这下曾国藩众叛亲离,终于要吃苦头了。于是,就发生了绿营骚乱。
不仅曾有这样的教训,很多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我们分析他们的得失成败,会发现,其实“一个好汉”有没有“三个帮”、“一根篱笆”有没有“三个桩”,往往是得失成败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请注意,是“最重要”,而不是“重要之一”。
为什么呢?一般来说,那些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既然能称之为杰出人物,自身的素质、素养、智商、情商,以及潜能,基本上都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只是,他们自己够杰出的时候,还能不能容忍别人的杰出。
比如宋代最有名的改革家王安石,他的很多改革思想、改革措施,可以说是极具超前意识的。甚至有人说王安石的改革思想跨越了千年,直指当下。 王安石不仅有超人的思维和智慧,还有着超人的行动能力。走乡窜户,在地方上试行改革,因为有强大的行动能力,所以当时就取得了成效。
可问题是王安石在全国推行改革之初,什么事还没开始做呢,就先喊了一句惊天动地的口号。
什么口号呢?
有名的“三不足”论——“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尤其是祖宗之法不足守这句一说完,当时就捅了马蜂窝,最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宋神宗听说这话后,也很生气。还惹恼了这样几个人。这几个人名字在中国历史上也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哪些人呢?
司马光、苏轼、苏辙、程颐、程颢。
因为观念之争,司马光、苏轼,还有二程兄弟这些人,立刻吵成一团。要知道司马光、苏轼这些人,哪一个是小人,哪一个是坏蛋呢?他们哪一个不是心怀着家国天下的理想,哪一个不是甘愿为百姓、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呢?可是因为观点不同,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由此开始了长达百年之久的北宋文人党争,而一个时代的精英智慧,在无休止的吵闹中消耗殆尽。
虽然司马光、苏轼这些人原来还是王安石的好朋友,但王安石被神宗任命为宰相负责变法运动之后,除了锐意改革之外,心中已经装不下什么其他的了。他这时候除了满腔凛然正气之外,剩下的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视死如归的勇气。这种正气与勇气都是对的,都是好的,但它也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危害,即王安石开始把自己英雄化了、好汉化了,太把自己当好汉了,于是就忘记了“一个好汉要三个帮”的简单道理。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为了表达自己的改革主张,足足写了一万多字,所以叫万言书。可司马光因为不同意王安石的观点,写信跟他商榷,写了多少字呢? 三万言书!三万多字!但是,跟仁宗不搭理王安石的万言书一样,王安石也根本不搭理司马光的三万言书。他的回信寥寥几笔。司马光来信三万言,王安石的回信只有417个字,这篇文章很有名,很多人中学时都学过,就是《答司马谏议书》。
也就是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这就叫个人英雄主义。英雄和好汉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个人英雄主义。因为心理膨胀,所以作为一个好汉,根本不需要别人来帮。
但人是社会关系的人,没人帮,你的个人英雄主义,注定只是个悲剧的英雄主义。王安石个人的结局和他的改革变法的结局都一样,因为文人党争,因为众矢之的,所以在当时就惨遭失败。
反观中国古代改革的另一个典型张居正,《明史》上指责他为了改革,甚至不惜与太监头子冯保结盟。
可张居正想得就很清楚,他是把自个当好汉,所以他跟王安石一样,也锐意改革,但他知道“一个好汉三个帮”,那三个帮他的不一定非要是好汉啊!所以哪怕是太监,只要他能帮到你,能让你实现改革的理想,就应该拉拢他、跟他结盟。
毛主席读《明史》说,整个明代,最大的问题就是宦官乱政,可就在张居正改革的十年里,宦官问题一点都没有,宦官势力不仅没成为改革的阻力,还成了有力的帮手。所以比较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变法,其中有个最大的差别,就是用人、识人的差别。
所以中国人还有句俗话,叫“可以不读书,不可不识人”。
在长沙的曾国藩,被搞得灰头土脸,就是因为他太把自己当英雄、当好汉了。自视英雄本身并没错,错的是,他居然搞起了个人英雄主义,像堂吉诃德大战风车一样,一个人与整个湖南官场为敌,最后当然没什么好下场。
幸好,曾在修身上最大的本领就是他善于反省。他先是忍气吞声地退出了长沙,来到了衡阳,然后痛定思痛,反思自己在长沙办团练的得失成败。这么聪明的曾国藩,一旦静下心反思、反省,立刻想出了问题的关键,就是自己这条好汉,没有伙伴,没有帮衬,没有属于自己的团队。
在长沙的时候,他想的还只是一个人办团练,吃了亏到衡阳之后,他想的就已经是一群人办湘军了。所以他在衡阳,先是努力沟通好与当地官场的关系,然后登高一呼,以利益与道义为旗帜,四方招募贤才,也就是找属于他曾国藩的“三个帮”和“三根桩”。
果然,只要有用人之心、识人之能,人才自然就会聚集过来。曾国藩先后找到了他的黄金搭档胡林翼、罗泽南,他的五虎上将彭玉麟、杨福载、塔齐步、鲍超、李续宾,后来还有他的接班人李鸿章,甚至还有后来与他一时齐名的左宗棠,还有后来洋务运动的一大批干将。
而同时,太平天国那边却不停地发生内讧与内乱,由于洪秀全用人无方,又无识人之能,兄弟之间反目成仇,最有才的杨秀清被杀,最能打的石达开被逼出走,大好局面分崩离析,洪秀全最终成了个孤家寡人。
曾后来也曾评说,说自己最终能战胜洪秀全,他胜在识人、用人之胜,而洪秀全则败在识人、用人之败。
来自《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by kid 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