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儿子一起加入不出局参加写作,到这周已经是第七次提交文章了,周五,儿子给我出了篇命题作文,题目是“空想家与思想家的×××”,对于这个题目,我的确想不出太好的素材和理论。
儿子的命题作文,我思索很久,感觉对于自己而言,卡在三个方面:
一、空想和思想的准确定义,自己不太清楚,尤其空想,在头脑中有概念,但完全不能明确阐述;
二、能后面带上家字的,多为大神级人物,但空想家让自己产生怀疑,“有这个家吗”,心理排斥影响还是蛮大的;
三、感觉上空想家是贬义,思想家是褒义,但潜意识又觉得适度空想是产生创新思想的必要前提,所以二者应该有联系,可贬义和褒义的冲突怎么解决呢?
被这三个问题困扰着,迟迟不能开始,纠结中,猛然想起自己和儿子一起加入不出局的事儿,感觉和这个主题倒是有一点瓜葛。
今年九月份,儿子就要进入高二年级了,在高一下学期选了传统理科,对于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这几门课程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继续提升也没有太大困难;初中到高中,他英语成绩一直不好,碰到这次武汉疫情,在家中通过自己找网课、刷英语题加上记单词背课文,以前80多分的成绩,居然在近几次考试中成功逆袭到了120以上(满分150);可就是头疼的语文,始终在90分左右(满分150),平时仅仅只会完成老师要求的课文背诵和作业,仅此而已,更别提看看课外书籍了。培优大课也上过,一对一辅导也做过,可语文成绩却是“任他大课小课一对一,成绩巍然不动”。
现在想起年初和儿子聊他语文学习提升的问题,感觉和空想有点接近,就是无根无据、无行无动,所谓无根无据,就是不知道差在哪儿,或者说全是问题,无法开展,而无行无动就是在语文学习上,虽然跟一些人在学,但总也进入不了学习的正常走向,即不知道怎么学,和不知道学了后掌握了什么。这种困惑,无形中已经让儿子对于语文学习完全没有了自信,甚至一度让他自己和周围老师都觉得他在认知能力上有问题,进而在语文学习上就更加举步维艰。
和儿子达成这一共识后,我这次没有和他再去讲什么道理,而是明确跟他提了两个建议,一是花一到两个月时间,坚持每天写一篇读书笔记;二是坚持一段时间读书笔记后,加入不出局参加持续写作。在接下来武汉新冠疫情肆虐全城的阴霾下,每个武汉人都如同胸口压着一块大石头一样沉重,可是,儿子坚持着的改变却让我心中油然生出一缕欣慰,66篇读书笔记的完成,一天天地继续,一篇篇地进步,和我就一些社会问题的聊天再也不是以往的单向输出,而是双向碰撞,目前,语文成绩虽然变化不大,但是对于语文学习和文字阅读的兴趣与日俱增。6月初,竟然主动和我谈起之前讨论过的不出局持续写作,加入其中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一周一篇地坚持写作,兴趣开始向习惯转化。
其实,每个人都想改变,但与其原地踏步地空想,不如付诸实施,哪怕是小小的一步,也会产生一步之遥的领先和距离目标的更进一步。最后,希望儿子在不出局一直能坚持下去,同时,也鼓励我自己坚持下去,让写作成为我和儿子永远的沟通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