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出现问题,我们难免会感到焦虑:该如何帮助他?
但却常常忘记问孩子一句:你需要我的帮助吗?
事实上,后者远比前者更重要。
为何这样说?
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转发的,我觉得很有用)
上周一,一个中学老师焦急万分地找到我。
她感觉女儿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急需帮助,但她又无能为力。
具体怎么回事呢?
原来呀,她女儿历经初中3年的苦苦备战,终于从县城考进了市里的重点高中,9月份正式开学。
这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
谁料一去到学校,发现班上同学要么是学霸,要么是社牛,个个都很优秀。
相形之下,女儿明显落后于人家——
连续2次月考下来,都是排名倒数;
加上性格内向,至今没融入班集体。
每到周末,女儿就一个人躲在书房里,默不吭声,问她啥也不愿意说。
这可把王女士给急坏了。
“所以,女儿开口向您求助了吗?”我问王女士。
“这倒没有,但不用她开口,我也很清楚她急需帮助!”王女士笃定地回答道。
为何如此笃定?
原来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王女士一直扮演着「全能妈妈」的角色。
她很努力也很用心。
从怀胎那一刻开始,就阅读各种育儿书籍,打算用最科学的方法培养出最健康的孩子。
她的“火眼金睛”总能扫视到女儿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
吃饭挑食、不爱叠被子、写作业速度太慢、学习不够专注等等。
然后迫不及待地加以纠正。
每当女儿抗拒的时候,她都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给她分析利弊,直到她从思想上折服,从行为上服从。
同样地,当女儿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王女士也会第一时间介入,运用自己的成人智慧,为女儿筹谋划策。
在「听话照做」的过程中,女儿确实纠正了很多不良习惯,快速跨越学习、生活的障碍,如愿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
但如今,王女士「全能妈妈」的功能却逐渐失效。
原因有二:
一是女儿平时在校住宿,周末才回家,王女士再也无法全程陪同女儿;
二是女儿上高中,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已经超出王女士的驾驭范畴。
如今女儿成绩下降、无法融入班集体,着实令王女士深感焦虑。
相信很多父母在面临这类处境时,也会出现类似王女士的担忧。
但透过咨询师的第三方视角,我却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孩子没有开口求助,也许是因为——
她不觉得这是个问题,亦或她正在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恰到好处的挫折,不是一件坏事
王女士母女的现状,让我想到养育孩子的2个必经阶段。
第一个阶段:「理想化父母」。
在这个阶段,父母如同一个强大且完美的保护神——
会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感受,满足孩子的需求,形成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特别是对一个幼小的婴儿而言:
当他饿了想要吃奶,养育者会将奶嘴送到他嘴边;
当他盯着窗台上的花盆,养育者会将他抱到花盆边上;
当他翻身卡在中间动弹不得,养育者会轻轻推着他完成动作……
这一系列事件给到婴儿的感受就是:
父母是无所不能的,只要我一发出愿望,他们就会帮我实现。
理想化父母对孩子而言,有2个积极作用:
其一,为幼小的孩子提供安全、支持的功能。
就像有的孩子夜里怕黑,但只要有父母在身边守护,孩子就能安然入睡。
其二,为痛苦的孩子提供平静、安抚的功能。
就像有的孩子磕碰到头了,哇哇大哭。当妈妈温和地拥抱孩子,亲吻他的额头,孩子很快就能恢复平静,甚至额头也感觉不到疼了。
理想化父母固然很好,但它却不是永恒存在的。
因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不是超人,总有照顾不周,或无能为力的时刻。
当父母不能100%满足孩子需求的时候,挫折便产生了。
这就到了我想讲的 第二阶段:「理想化修正」。
根据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的说法,
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
如果挫折是恰到好处的,会帮助孩子不断认清现实,调整自己,走向独立。
细想我们的人生,其实就是通过一个个「理想化修正」的过程,去成长起来的。
一个婴儿,偶尔体验几次饿了哭了却没有奶喝,于是学会了等待和忍受挨饿;
一个儿童,偶然经历了几次摔倒了却找不到妈妈,于是学会了独自忍受疼痛……
就像前文案例中王女士的女儿。
在「全能妈妈」的照顾和指导下,她顺利地考上了重点高中。
如今她人生第一次脱离妈妈走向独立,遭遇成绩下降、无法融入班集体等挫折。
当妈妈没办法继续全程陪伴时,她不得不面对现实,自己想办法解决眼前问题。
从这个维度来讲,
这既是她当下的真实困境,也是她理想化修正的契机。
以「猪队友」姿态,见证孩子的成长
在这里,我想先强调一点,
在理想化修正阶段——
如果进行得顺利,孩子会学着面对现实,走向独立,实现内在的成长;
如果进行得不顺利,则有可能被现实挫败裹挟,充满无力,丧失斗志。
这时,父母具体要怎么做呢?
结合这些年的观察,我总结出了很关键的2点:
① 共情孩子当前的处境,
唤醒孩子内在的力量。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一些体验和试错的机会,才能慢慢完善自我。
当孩子遭遇挫折时,如果父母一味地介入提供解决方案,只会妨碍孩子独立。
这时父母真正要做的,其实是:共情式引导。
之前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一位妈妈的故事。
他儿子转学到一个新学校,一开始不太适应。
有一次,儿子放学回来,跟妈妈吐槽班里的一位同学。
妈妈听了,问道:“你是不是很讨厌他?”
儿子点了点头,随即盘点出这位同学的一系列槽点。
妈妈继续在一旁添油加醋:“他这么可恶,应该全班同学都很讨厌他吧?”
儿子沉思了一下:“好像不是,他还是有一些好朋友的。”
妈妈诧异道:“噢?这么可恶的人居然还有朋友,凭什么?”
儿子想了想,随即说出了这个人的一些优点。
完了,儿子还补充了一句:“他平时对我挺好的,只是他今天实在太过分了!”
几天过后,儿子居然邀请那个同学来到家中,因为他发现自己原来误会对方了,想请对方玩几局游戏作为补偿。
可以看到,这位妈妈对儿子的共情,更像是当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挫折时,父母所能做的一种顺势引导。
它基于一个前提:
在跟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有联结友谊、修复关系的潜力,我们需要用接纳的态度,帮他们发掘出来。
② 以「猪队友」姿态,
见证孩子的成长。
回到前文案例中王女士的例子。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她一直将自己放置在「理想化父母」的位置上——
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纠正孩子的行为习惯,帮助孩子解决种种生活难题。
这无形中会妨碍孩子「理想化修正」的进程。
我身边一位妈妈F也曾有过类似的问题。
之前,她的女儿在辅导班上课很不专心,经常“元神出窍”,成绩越来越差。
为了纠正女儿,F伤透了脑筋。可无论她怎么批评和责罚,都没有用。
直到有一天,女儿不经意的一个问题,让她陷入了沉思。
女儿问她:“妈妈,为什么大人周末可以躺在家里看电视,而小孩却要继续上课呢?这不公平呢。”
F愣了一下,脑子里不由自主地蹦出两个字:是啊。
她想起自己小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周末可以放下学习,痛痛快快地跟小伙伴玩一整天。
包括现在的自己,最大的盼头也是周末可以放下工作,好好放松,因此很反感周末加班。
想象一下,如果周末还被上司盯着去工作,她估计会立马辞职。
突然之间,她仿佛有点理解了,
为什么她越要求女儿马不停蹄地学习,女儿的学习就越不好。
因为女儿弱小的肩膀需要同时承载「两份沉甸甸的负担」——
来自学习的压力&来自妈妈的苛责。
从而导致不堪重负,无法专心学习。
痛定思痛,F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
那个周末,她卸下所有的负担,根据女儿的意愿,两人一起去游乐场痛痛快快地玩了两天。
之后,当女儿再出现厌学情绪时,F不再像之前那样去苛责女儿,而是先在情感上去认同孩子。
“哎呀,妈妈也很讨厌上班呢,要不你别上学了,妈妈也不工作了,我们一起坐吃山空,然后上街要饭吧。”
话语一落,女儿就会忍不住“咯咯咯”笑出声来。
“啊……我才不想上街要饭呢,我还是好好学习吧。”
从中不难想象,
当F不再以「理想化父母」姿态去指责、批评孩子,而是以「猪队友」的姿态陪着孩子一起“摆烂”时,
母女之间的隔阂会越来越少,距离会越来越近:
当女儿发现“原来妈妈也跟我一样”时,她会在情感上获得一种共鸣和理解,减少对妈妈的抵触;
当女儿发现“原来妈妈也存在局限”时,她会逐渐放下对妈妈的期待,转向依靠自己解决生活难题。
当真正体验到“自己为自己负责”以后,女儿的学习态度开始好转,成绩慢慢取得进步,也不再需要每个周末都去补习班了。
所以你看,许多时候父母一个姿态的转变,成人眼中的「问题」,反而变成了孩子成长的「契机」。
写在最后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曾经说过,
追求完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也是人的天性。
也就是说,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他们与父母的初心是一样的,都想追求完美,都想把问题解决掉。
在生命早期,孩子心智尚未发展成熟,确实需要「理想化父母」的全程协助,给予他们安全感与稳定感。
只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之际,他们更需要一个「理想化修正」的契机,走向独立。
这意味着父母放下成人的权威,回归到孩子的当下,用心去体会、去理解,促成与孩子情感上的共鸣。
带着这样一份共鸣,父母会更容易冲破身份的隔阂,坚定且温和地接纳陪伴孩子,见证他们不断蜕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无需那么疲惫,那么紧张,试着以一种放松的心情,来欣赏一个生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