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作为一位集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等于一体的东方学大师,经常写出一些令人哲思的说理性文章,而在其文章《雾》中,亲切、接地气的文风下又引出了对美的思考。《雾》写的是季老在尼泊尔加德满都中与雾的奇妙邂逅。模糊的景象引发作者内心的起伏,季老前期未曾爱过雾,现在却对雾大唱赞歌;朦胧的雾下季老延伸了美的定义。与季老的观点相同,我同样认为,模糊,亦是美的体现。下文将详细论述这一观点。
正如季羡林的论述所证,模糊与朦胧可以把一切丑的、美的都盖住,从而产生另一种美。
有一个格式塔心理学术用语叫做对称性原理,它阐释了人的美学心理——人的心灵一直尝试寻找视觉刺激的平衡。所以摄影构图中用三分法并将主题偏离中心,还用一个配对物来平衡画面。但生活中往往没有这一种完美的构图,此时,如果出现一种不完全透明的能起到遮盖修饰作用的物体,如:雾,便在不破坏对称性原理的同时,同样可以呈现美的意境,这就是模糊美的产生机理了。
同样,世间万象,不仅仅是视觉刺激,还有语言信息等,均有模糊修饰的机理。季老的这篇文章就有体现。“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雾”开头一句自成一段,只有短短的九个字没有更多的定语修饰,没有更多的描写叙述,简洁明了地表明了作者的态度,不就是一种文学的模糊吗?季老为什么不喜欢雾?他后来喜欢了吗?这仿佛就是一张照片中点清晰的部分,其他都被虚化得若影若现。模糊的语言下,体现的是令人或满腹狐疑或浮想联翩的减法艺术。
还有那音乐之美,白居易《琵琶行》中,“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这里的描写非常细致。在夜晚,人们听到的只是一种声音,他们不知道这声音究竟来自何处,也不知演奏者究竟是什么人,“寻声暗问”传神地写出这一种模糊的音乐给人带来的好奇,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同时描绘出一种凄惨的朦胧美。为后文“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抒情营造环境。
“城北面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个个都带着一顶顶的白帽子。”“只留下淡淡的黑影,衬着白色的大雾,宛如一张中国古代的画。”这些模糊不清的景物营造了未知的意境,让季老、让读者都感受到了朦胧的美感。简洁的语言让人联想产生了模糊美,而现今广为流传的唐诗,有一些来自于不出名的、一生只有一首诗的小诗人。便是因为唐代的普通老百姓都普及过写诗,在那个人人都可以作诗的年代,那些好的诗,写出来便无需探究真正的寓意了,这不也是一种模糊的美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只有6个事物,难以深入探究其深层意象,也是一种模糊的美呀!
2019-01-08季羡林《雾》的文学评论——模糊与朦胧的美 5号 冯钧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季羡林作为一位集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等于一体的东方学大师,经常写出一些令人哲思的说理性文章,而在其文章《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