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是牡丹花开季节,无缘看到的只能云赏花。云上看着国色天香的牡丹,姚黄魏紫,或许比实地看到的牡丹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情趣。说起牡丹花,总离不开洛阳牡丹和菏泽牡丹,但随着各地引种,看牡丹也不再局限于菏泽或洛阳。上海的古猗园、中山公园以及植物园都有牡丹花展,每回看到牡丹,人们总惊讶它的雍容华贵。但如果旁边同时还有芍药,很多人就傻傻的分不清哪是牡丹,哪是芍药。它们的花朵实在太像了,尤其是重瓣的那种,一般人想凭借花儿的不同来区分它们,那确实有一定难度。
小时候,外公种过草药,也曾负责过村里的百草园。有一年的深秋季节,他来到我家,神秘兮兮的给我几块不起眼的草根,根上面还有几个凸起的尖头。他嘱咐我说这是芍药,你把它种在地里,明年春天就会开花。芍药?什么花啊?乡下孩子从来不知道芍药长什么样子,只是偶尔听外公说起中药的名字,有什么白芍、赤芍之类的。中药都是那种有着特殊药味的块根和茎叶之类,即使有花之类的也都是干花,早就看不到它原来的模样。说起芍药,外公解释说就是野牡丹啊。但野牡丹又是啥啊?其实外公的百草园我去玩过,或许也曾经看到过牡丹和芍药,但毕竟那是年纪还小,只是听说,啥也没记住。更分不清哪个是牡丹,哪个是芍药。外公说起来就很简单,牡丹木本,芍药是草本,看它们的茎就知道了。那时还小,也不懂何谓木本,何谓草本。外公进一步解释说,你看那路边的大树,那就是木本;树下的小草,到了冬天叶子枯萎,最后什么留不下来的就是草本。浅显的道理就把木本和草本分得清清楚楚。不愧为行家里手,说起来专业来就是不一样啊。至于具体长什么样,等明年春天你就看到了。自小喜欢翻书,那就到书上先去找找,还真能找到,只是都是黑白的照片,只能模模糊糊看到大概的样子。 那就安安静静地等明年吧。
也不怎么特别刻意找地方,随意在屋后小院子的桃树下把那块不怎么好看的根种下。时间一长,也早就忘记那里还曾种什么芍药之类的。到来年春天,春分刚过不久,在桃树下长出一蓬蓬红色的叶芽。它和附近的杂草模样完全不是一个样子,此时才想起来这是不是我种的芍药啊!看到了它,忍不住每天就过去看看,它长高了多少,有没有长叶子啊?芍药初生时它的叶芽是浅紫红色,长出地面后,颜色加深,一般成为深紫红色,外有鳞片保护。长出地面后它的形状如迷你的竹笋,芽体较长,端部急尖。据说芍药发芽是最壮观的场面之一,因为它体现了生命的萌发与活力。
如今回想起来,这个芽儿似乎是缩小版的紫玉兰啊,只是紫玉兰是花儿,它就是一个芽儿。同样是紫色,又是一个神秘的颜色。萌发结束后,这芽儿伸出地面既抽枝条长叶,叶子是尖卵形叶,叶子形状和牡丹不同。牡丹相对宽大,芍药要尖锐很多,叶子也不因时间的改变而变成其他颜色,背面还是那种浅浅的紫红色。等啊等,它何时开花呢?还没到清明,竟然在它茎的顶端,近顶端叶腋处长出了花蕾。1个,2个,3个……我天天去数着花蕾的个数。欣喜地发现这芍药竟然有5个花蕾呢。慢慢地花蕾逐渐变大,那最外面的包衣已经无法再裹住里面的花瓣绽放,裂开口子如同是孩子们的笑脸,已经可以看到里面那粉色花瓣。过不了几天,竟然全部开放,掩映在紫色叶片中,十分惹眼。每朵花的花瓣有十几枚,倒卵形,雄蕊多数,花丝黄色,花盘浅杯状,一阵风吹来,可以看到花儿在哪里浅斟低唱啊。原来这就是芍药啊,感觉和曾经看过的牡丹图片的花儿很像啊。怪不得外公说它是野牡丹呢,按照花型花色形状来说,其实一点也不亚于牡丹啊。但国人独爱牡丹,把芍药称之为花中丞相。
到了秋天,花儿早就谢了,不多久,地面上的叶儿也枯萎不见了。我感觉把芍药种在桃树下太憋屈了,突发奇想要给它搬家。把花儿的根从土里挖出来,想种到屋前的空地上。有时看书也不是好事,特别是那个时候的我,都以为书上说的都是真的。挖出来的根,竟然放在太阳下暴晒,真的想把它做成白芍吗?暴晒几天后再种到地里,我就开始慢慢的等到来年。可自己还不知道自己干了多蠢的一件事啊,到了来年春天,我种芍药的地方没有任何动静。没有任何动静!芍药花就在我手里被葬送了。我真的是一个书呆子啊!后来遇到外公我都不要意思和外公说起这件事!如今每每到了这个看牡丹和芍药的季节,总会反思很久!尽信书不如无书!
2020.4.4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