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疫情所赐,从春节以来,除了必要的外出,一直都没有出去耍。所以和朋友也是好久不见。
今天,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她失业了。
原本以为,每天有了大把可以自己把握的时间,应该充实又快乐,可她却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很有挫败感,所以找我来吐槽。
拿到她发给我的时间表,我笑了起来。
她不解,问我笑什么?
我回答说:“你对自己也太狠了,你不是机器,是人呐~。”
原来,她的时间表是以半小时为间隔,从早上九点一直列到晚上九点。
她无奈地叹口气,说:“唉,原来有工作,总觉得时间被卖了。现在好容易都可以自由支配了,就一分钟也不想放弃,所以安排得满满的。可每天一半也没完不成。”
我说:“好解决。把你的计划表内容砍掉2/3。”
她一开始拒绝了,直到我就列出了以下理由:
第一当然是:一定要把自己当人,而不是机器。
想想就算是上班时,我们也有喝水、上厕所、开会、和同事沟通的时间吧?这些时间相当于休息和切换大脑的工作状态。
可如今自己在家,把所有这些都砍了,时间长了,怎么受得了呢?
第二,根据大脑的工作特性,阶段性的休息更能让它高效工作。
所以时间表里休息时间绝对不能少,哪怕是一项大任务,每隔半小时也至少要休息5分钟。
第三,人比较容易以乐观的心态安排计划。
可执行起来才发现:所花的时间要比计划多很多。因此,事情需要少安排,留一些空白,一来把自己一些余地,二来应付突发事件。
第四,劳逸结合才是让生活有滋有味的诀窍。
既然已经自由了,为什么不每天安排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呢?比如:练瑜伽,追剧,画画……
这些事不但让自己快乐,也能让工作效率提高。
所以,时间高手并不是把日程安排得满满的,而是懂得留白。
先把事情减少多一半,如果能按时完成,可以再增加。这样,能够感觉自己一直在进步,而且对时间的掌控感也特别强。
听我说了这么多,她基本被说服了。
其实关于时间的安排,真的有很大学问。
有很多上班族的朋友特别希望自己做点副业,却很少有行动起来的。这其中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人想要马上看到成果,所以憋着劲儿猛干一阵,觉得没成绩就放弃了。
其实,做任何事都要给自己时间,让自己成长。一鼓作气特别容易泄气。不如每天安排一点点,细水长流,坚持才能带来大改变。
所以,不要下班后,就把所有时间全做副业,搞得自己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这样别说副业了,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
可以从每天行动半小时开始,感觉好再一点点增加。一定要留出时间休息和放松,那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关爱自己。
总之,无论是想把日子过好,还是想让自己成长,懂得留白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