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是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恋人,夫妻,亲子等等。一个人如果无法处理好亲密关系,就会陷入长期的情绪困扰当中,影响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毕竟,亲密关系中的人很多会伴随我们大半生。学会经营亲密关系,让自己在亲密关系中能与对方和谐愉悦相处,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然而,维持亲密关系的和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恋人或夫妻之间发生争吵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有些恋人大吵一三九,小吵天天有,最后吵得自己都心灰意冷。很多恋人或夫妻就是忍受不住天天吵架的生活,最终选择了分道扬镳。另外,很多家庭中,父母和子女之间也是在每天上演各种控制和反控制的情节,搞得双方都是筋疲力尽,摩擦不断。
是什么在破坏亲密关系的和谐,甚至导致某些亲密关系最终解体呢?是彼此之间的各种各样的期望和要求。
要求引发冲突
当一个外部要求,到达人体潜意识中被执行时,会被当做是一项任务。而潜意识的特点就是对任务有着本能的抗拒。抗拒又会损害自己的愉悦感,导致负面情绪产生。女朋友快要过生日了,对男朋友说,“你要在我生日那天给我一个喜出望外的礼物。” 男朋友一听就懵了,心想“啥叫喜出望外?” 但是为了避免女朋友不高兴,男朋友只能答应,然后苦苦思索如何选择符合要求的礼物。男朋友会怀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来做这件事情。可以想象的到,他是感受不到什么愉悦感的。对于接受要求的人来说,要求是一种负担。
那么对于提出要求的人来说呢?如果对方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那么自己就会有失望和不满等各种负面情绪产生。一些人就会通过抱怨和指责来向对方寻求发泄。对方也不会甘心被指责,一定会奋起反击,冲突就不可避免。
很多妻子认为,“我对丈夫的要求并不高,为什们丈夫总是做不到呢?” 因为满足要求是需要现实能力做支撑的,而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很多人都听过“你的要求很过分”这就话。这其实就是在表达“你的要求超出了我现实能力的支持”。由于双方处于信息不对称的位置,妻子永远无法准确知道丈夫能力的极限在哪里,况且大部分妻子更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要求并不过份。
那么假如对方能够满足自己的要求,是不是就代表亲密关系没有问题了呢?答案是否。因为人的潜意识本性就是得寸进尺,自己的要求也会不断升级。满足一个要求后,人们还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孩子兴高采烈地跑来告诉妈妈,“我这次语文考了98分,数学100分,全班第一。” 妈妈听了后却说 “为什们不都是100分?那2分是怎么扣的?” 等到孩子真的考到2个满分,妈妈依然会说“这一次考满分,不代表下一次还可以得满分,做人要虚心”。孩子想得到妈妈的一句赞许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妈妈对孩子的要求是不断升级的,孩子永远也满足不了妈妈的要求。
行动替换要求
要求是导致亲密关系不和谐的直接因素。因此,减少对对方的要求,降低对对方的期望,可以提高亲密关系的质量。当然,亲密关系之间不可能做到完全没有要求,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行动来影响对方,而不是直接用语言来向对方提要求。
比如,想让孩子成为爱学习的人,妈妈必须首先成为爱学习的人,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孩子。孩子在不知不觉间,潜意识就会模仿妈妈爱学习的行为,达到润物细无声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