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德”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相信这句话很多人都不陌生,甚至于我们都是伴随着这句话度过了我们的学生时代。不难看出,作为学生,成绩,分数最重要;作为老师,考试,成绩最重要。可是,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身处现代化发展热潮中的我们,面对着发展如此迅猛的社会,我们所需要的真的只有成绩吗?

“老子每天累死累活的在学校给他学习,都没有时间出去玩儿,他居然还给老子出去旅游了!老子再也不学了!”

今天放学回家听到邻居家的女儿这样对妈妈说。

刚搬来这里也不久,听说,隔壁邻居家的女儿就是这附近“别人家的孩子”,每次考试都考第一,一直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家长们每每谈起来也无比羡慕,时常聚在一起讨论一下教育方法,学习一下。没想到今天路过居然听到了“优等生”对着自己的妈妈说出了这样的话,而且对象还是自己的父亲。我不禁替她的父母感到难过,这样的孩子,虽然学习成绩好,可是其他真的就不重要了吗?“德”,真的可以不要吗?这样的孩子,未来是什么样子的,谁也无法肯定,但终究不会太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个孩子所接受的教育仅仅来自于学校,来自于老师吗?不!家庭教育也至关重要。但是,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如果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只教会了孩子们学习,而不教他们做人,那么将来步入社会的他们又将凭借什么获得更好的未来?不尊重同学与老师,不尊重朋友与家长的他们,离开了父母的庇护之后怎么与别人相处、交流?一味的只注重学习成绩是否与我们想要的结果背道而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嘉定区教育局副局长祝郁老师就“教育的本质”在报告中做了详细的讲解,并指出教育的唯一的主题――生活。学习来源于生活,并终将回归于生活。之前的教育理念应该更改,教书与育人应当没有先后,不分轻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完整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蛮有成就的,签了一单。 火辣辣的太阳,下午6:00准时上班,这次促销地点依然四季绿城。每天摆在这时间一长感觉就...
    憧憬幸福阅读 130评论 0 0
  • 我的寒假读书从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开始。第一章“惠安馆”读到一半,就已被其中惟妙惟肖的人物描写所吸引。 “她穿了一...
    代春丽阅读 636评论 0 2
  • 感受比较深的是,孩子几年前去夏令营从目送孩子上车一刻,不时地开始发短信。孩子有时候可能在途中,有时候看见即刻...
    咫尺为邻阅读 513评论 0 0
  • 风声突然呼啸而来,“咚”的一声有东西掉落了,妹妹喊一声,“要下雨,快关窗户”。我来来回回几个房间跑,浴室的窗户最难...
    清晨一米阳光阅读 20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