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看着吳軍的「大學之路」,不經意感慨「真感覺自己沒讀過大學」。何文聽到,笑「你隔兩天就要否定下自己」。「對啊,人生就是在不斷地否定自己。等哪天不能否定自己了,也就老了」。然後說起了我公洗碗的故事。
我公特別固執。當初勸他放棄蜂窩煤,改用電磁爐都費了老鼻子勁。他給自己定了數不清的條條框框,比如:喫飯用公筷、剩菜是不能倒的(甚至沾了油的碗也不能洗掉)、不用別人家的杯子喝水……但最著名的要算洗碗。煮飯之前,淘米水是不能倒的,要存在一個土鉢裏。喫完飯,得先用淘米水把碗涮一道。然後接上點水放電磁爐上加熱,把碗丟進去煮,等水熱了,用筷子夾着洗碗布過一道。最後再舀上瓢清水淋在碗上清一道。一開始,公是不讓我碰的。我跟公說「放心啦,公,我懂你的套路」,這才讓我洗。
大孃總跟我說「由着他」,意思是不要改變他的生活習慣。後來我才慢慢懂了,對老人家而言,那些「條款」「戒律」不僅僅是習慣而已,更是承載自己這一生的符號。改變這些符號,就等於否定了他們的一生。可也正因爲他們不願再去否定自己,所以他們的心,老了。
好小的時候起,就有一個擔心「書讀多了,或者聽誰說道多了,會不會失掉本我?」當然,那個年紀應該想不到考慮這麼深刻的問題,也許我只不過擔心,看書看多了,會不會變成我姐口中的「呆頭鵝」。所以,直到現在,我還忌諱別人說我「書呆子」。現在想來,可能是從小口碑太好,一直擔心大家說我「變了」,內心真正想問的不過是「維持現狀,還是作出改變?」如何取捨的問題吧。其實,本我就是成長,成長就是改變,改變就是接納,接納就是允許被改變[1]。如果非要說有什麼永恆不變的內核,恐怕就是「不管是改造環境還是重塑自我,總之讓自己更快樂、更自由」的美好願望吧。
否定固然伴隨着痛苦,但換個角度看,否定的更新不正是在更高維度上消除矛盾?!也許這就是「抽象」的本質吧。
早上聽邊姐姐抱怨,說阿姨如何如何不看好他們兩夫妻、如何如何傳播負性情緒……我特別感同身受「她們這輩人一輩子爲別人過活。年輕的時候爲父母、爲兄弟姐妹,中年的時候爲丈夫,老來了又開始爲兒女操不停的心。就是從來沒爲自己活過,從來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真正想要什麼。所以總是看到「別人家」有什麼就想自己也有。所以說話才滿滿都是包袱」。
記得網上流傳有塊墓誌銘,說「年青的時候我一心想改變世界。後來發現,我連自己的祖國都拯救不了。再後來發現,在家族有難的時候竟然沒能力施以援手。最後,痛苦地發現,我連我自己都救贖不了。要是當初我先把自己建設得好一點,說不定就能左右我的家族,進而影響我的國家,甚至改變一點這個世界」。實在不能更認同了。作爲子女也好、丈夫妻子也罷,我們最要緊的就是「活出自我」。任何一段親密感情,失掉了自我,也就失掉了彼此。顯出自我的付出是自毀,捎帶傷人。
所以說啦,妮妹總喊我「蒲妹妹」。天生多愁善感啊!不過還好,有顆專屬小太陽爲我化開烏雲。
-
用海德格爾的調調就是「人並不是作為現成的存在者而存在,人沒有事先定義好本質,人總是不斷地選擇、創造超越自我,故而人的本質正是他一輩子生生不息所作所為的總和」。也許這就是薩特所謂「個體的人沒有不變的本質,他自身的現實境遇和自由選擇創造了他的本質」吧。 ↩